主页 > 游艇 > 奢华宝艇 >

游艇:平民化的贵族游戏

时间:2010-07-09 14:55    来源:奢侈品论坛

  导读:玩游艇不再是一件高不可攀的事,它跟汽车很类似,具有广泛的价格区间,几十万元的普通游艇比比皆是。如果租赁游艇一天,花上一两万元,还是有不少人会接受的。

  1660年的某一天,刚刚坐上英国王位的查尔斯二世驾驶着他的狩猎船“YACHT”号,开始了游艇在世界上的第一次远行。Yacht一词从此也成为了英文中对快艇、游艇的通称。

  游艇、帆船这类水上运动休闲消费形式,植根于海洋文化,是传播海洋文化的重要载体。作为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游艇业具有显著的综合经济拉动效应和文化拓展效应。

  在中国,游艇肇始于最先富起来的温带和亚寒带地区。如今,已清晰地展现出一条海上航线轨迹:向赤道进发,向南向南再向南——海南。

  扬帆观海去:平民化的贵族游戏

  根据国际惯例,当地区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游艇经济就开始萌芽。游艇是继汽车之后的又一个黄金集群,其国际年销售额高达两三千亿美元,被称为“漂浮在黄金水道上的商机”。

  美国是世界第一游艇消费大国,游艇数量占全球市场的三分之二强。佛罗里达州是世界上最大的游艇市场和娱乐中心。欧洲的游艇产业以法国、意大利、英国等国为龙头,这些国家都有着广阔而良好的水域条件以及先进务实的游艇制造工艺。

  在亚洲,日本的游艇制造业与消费群体也很发达,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了整个国家游艇经济的规划。在中国香港,拥有豪华游艇才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气氛轻松惬意的游艇聚会更是很多大公司商贸社交活动的重头戏,在游艇上的商务谈判成功几率往往比在饭桌上更高。

  中国内地的游艇工业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末。为适应运输和旅游业的发展需要,一批专业生产各类低档游艇、高速艇及工程、渔业专用艇等游艇生产企业,在沿海和长江下游地区陆续发展起来,逐步扩大产业圈子,一方面向内陆深度延展,另一方面分别向南北扩张。这就是中国游艇产业从萌芽到发展乃至壮大的一幅生动的水上路线图。

  目前,中国内地的游艇生产厂家和各类游艇俱乐部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和泛渤海地区。华东地区游艇业大多以商务旅游、会务餐饮为重点。华南地区则多与旅游相关,如深圳、海南等地的游艇俱乐部通过与当地高端旅游业的结合获益匪浅。而华北地区以水上运动的专业性为卖点,带动休闲产业在规格和档次上的提高。

  业内有一种看法,私家游艇是拉开1000万和1亿之间财富差距的奢侈消费品。但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游艇作为一种“乐活”的健康生活方式,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出了朝平民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玩游艇不再是一件奢侈的事,它跟汽车很类似,具有广泛的价格区间,几十万元的普通游艇比比皆是。如果租赁游艇一天,花上一两万元,还是有不少人会接受的。如果七八个人想租艘帆船玩半天,平均每人只需2000元左右。

  游艇业正在重新被定位,玩游艇其实并不是大家想像的那样遥不可及。过不了几年,也许中国的白领阶层便可以轻松玩游艇。

  千舟竞速时:中国游艇战起硝烟

  虽起源于欧洲,但在中国,游艇业也已经冲破概念阶段,真正走向市场和消费,并逐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全球知名的高档游艇产销商德国SunSeeker公司在中国经过两年的调查,于2004年乐观地作出预测:中国游艇市场即将繁荣,五年后中国沿海城市将都有中高档游艇和像样的码头。如今,2009年即将结束,预言中的场景是否真的出现?

  曾有人做过统计,游艇业每1美元的产值会给维修、管理、娱乐等相关服务型产业带来6美元的经济效应。在上海、广东、山东、江苏、重庆、浙江、福建、海南等沿海和内陆水上旅游资源丰富的省市,游艇业作为新兴产业受到高度重视,被寄予厚望。

  今年6月,在重庆的游艇展会上,主办方不仅全免游艇展销商的展位费,还给各商家补贴了游艇运输费用,引起了海内外游艇业界的关注。

  而全国各地在游艇业上的暗中较劲,并不仅仅是补贴运费。上海、山东、福建、辽宁、浙江均有设计游艇产业的规划。

  2008年,中国已经有200多家游艇制造企业,产值超过1000万元的企业就有30多家。深圳、珠海、东莞、广州、厦门、常州和青岛等地区成为中国游艇制造业的重要基地。

  今年1月,我国《游艇安全管理规定》等政策松绑,游艇跨海区巡游将成为可能,这是我国游艇航行的又一重大突破。随着游艇生产企业的增加、成本的降低和价格的大众化,国内迅猛发展的旅游经济终将为我国游艇产业发展带来全方位的机遇,我国游艇的新时代已经来临。

  在沿海一线的上海、山东、辽宁、海南,在沿长江一线的重庆、湖北、湖南,在沿珠江一线的广州、深圳、东莞等地,游艇俱乐部蓬勃发展,游艇码头不再是图纸上的符号,就连金融危机下的金融业也十分看好游艇产业。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内容投稿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2008-2011 www.VogueChines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风尚网 [ 蜀ICP备081098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