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收藏 > 收藏家 >

周道祥:收藏界的拼命三郎

时间:2010-10-06 14:28    来源:未知

  周道祥对于文物的爱好,源于儿时家庭的熏陶。他的父亲是解放前上海一家报社记者,收集了不少名人字画、陶瓷、古董。小道祥耳濡目染积累了许多文博知识。然而文革时父亲的经历和这些古董却给他家带来了灾难。在破四旧的风声正紧时,父亲让他把这些古物拿到街头当众销毁了。一张张名家字画化为缕缕青烟;一件件古陶瓷器变成堆堆碎片,周道祥欲哭无泪。他暗下决心"有朝一日我定要把这些毁掉的文明找回来,让它永留人间。从那时起,当一个文物收藏家和鉴赏家的梦就开始生根了。

  冒死搜寻练出神眼

  1970年,周道祥初中毕业被分配到一个集体小厂当锅炉工。他不会抽烟喝酒,也不爱扑克麻将,就爱看书和考古。建筑工地和秦淮河疏浚现场,常常看到他消瘦的身影。那时民工挖到陶罐、瓷瓶等,先看看里边有没有金银钱币。没有,举起铁镐就把它敲碎。周道祥往往要说好多好话,并递上香烟才能把它们保下来。渐渐地,民工也精了,你喜欢的我就要收钱,并且漫天开价。周道祥只好掏出本来不多的工资买下心爱之物。

  1985年秦淮河清淤工地上,他看到一个陶瓷件嵌在淤泥里,他冲过去捡抬。哪知淤泥外干内湿,一脚踏上就陷了进去,越挣扎陷得越深,眼看就要埋到胸口了,他血液上涌、青筋暴胀,眼珠干都快要突出来了,喊也喊不出声。恰巧一民工走过,赶紧递过一把铁锨像拔萝卜一样好不容易才把他拔了出来。淤泥吸力大,把他的外裤和新皮鞋都吸进去了,双手也被铁锨刮破,鲜血直流。听说是捡瓷片才弄得如此狼狈,民工都笑他呆。几个民工打来清水往他身上泼,泼了好久还余臭不散。周道祥此时还紧紧地捏着手上的宝贝--宋代影青瓷佛像残体,一块少见的陶瓷标本。

  又有一次,他在一个地下施工现场,远远望见上层中嵌了一片瓦当。他兴冲冲爬去捡取。但瓦当嵌在坑壁中段,他跳起来够,好不容易够着了,但土坑突然塌方,泥土和石块轰然砸下来,他还没有来及喊一声就被压在坑底。工地上机声隆隆,谁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不知过了多少时间,周道祥被冻醒,他使出全身力气拨开压在身上的土,这时已是满大垦斗。他庆幸大难不死,更庆幸得到一块稀有的汉代兽面瓦当。

  1988年在夫子庙地下商场的施工现场,周道祥又经历了惊险的一幕。这次是机械化施工,挖土机一铲下去就是一吨土,铲臂一扬就装上卡车运走,周道祥这一天照例又去寻觅,突然眼睛一亮,发现一只瓷塑残件。他趁大铲斗倒上的间隙跑过去,刚拿到瓷件,铲斗就转了过来,当操作手发现下面有人,已来不及停车了。大铲斗呼地一下从耳边划过,周道祥差一点被大铲斗劈为两截,幸好只是他的耳朵被刮掉一块肉。操作手吓呆了,半天才回过神来:"你是找死啊?!你找死还要害我……"周道祥忙过去赔不是,心里却乐滋滋的。他拾到的是一尊宋代湖田窑的观音菩萨头像。

  20年来,周道祥在各类工地上采集了4吨多陶瓷残片,家里的堂屋、过道、阳台几乎成了文搏仓库,办公室都堆放着"有来头"的古建筑构件和石雕。

  冒死的抢救,流血的搜寻,使他练出了识得千器的眼力。工地上远远一瞥就可以判定这里属哪个朝代的土层,这里的器物大约是什么年代的。残片看多了,根据它的窑口、釉色、款式、纹饰,一口便可报出它的成器年代。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收藏品市场的开放,一些惟利是图者在文物造假、做旧上挖空心思,常使一些收藏爱好者上当受骗。伪造技术的高超使专家有时也会走眼,然而却难不倒周道祥。不少人慕名找到他,捧着古玩请他"掌眼"。几位跟他学古玩鉴定的人早已成了百万富翁,但他却甘守清贫。他说:"我是为了抢救文化遗产,不是为了发财,我日食三餐,夜卧八尺,钱够用就行了。我的这些宝贝会在合适的时候全部捐献给国家。"  


宋代湖田窑观音头像

宋代影青瓷犬

  新的发现改写历史

  有一年,秦淮河又在枯水季节疏浚了。周道祥徘徊在水西门一带。他发现掘出来的土层是宋元时期的。一个相熟的民工一把拉住他,问"挖到个铁疙瘩你要不要?"这铁迹斑斑的椭圆形铁疙瘩约有三四斤重,妙的是还有一块宋代的砖片与它锈在了一起。这是什么东西?周道祥的脑子转开了,莫非是岳飞、韩世忠大败金兀术使用的铁火炮?史载建康(南京)牛首山和南门外一带确曾与金兵有过恶战,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震天雷"?

  民工见他反复摆弄爱不释手,开出了高价。

  周道祥认宰买下了这块"废铁"。 周道祥回去后查阅资料,证实这就是铁壳爆炸性火器:"内装火药,安放引线,点燃后用炮掷或用投,亦有从城上推下者。火药点燃铁壳爆碎,杀伤人马,始于宋,为宋时较大之火器。"此物在宋《辛已泣蕲录》和《金史·赤盏合喜传》中均有记载。

  凑巧,是时周道祥读到两篇文章,一篇是南京政治学院研究军事史的一位教授的论文,文中考证了火药的起源和发展,并查证出宋代将火药制成了火器--震天雷,言其点燃之后声震百里,"甲铁皆透"。但同时指出,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震天雷"实物。

  另一篇是日本三木行武的文章,大意是:中国是最早发明火药的国家,但由于技术水平所限,火药的成分是一硝二磺三木炭,这种配方只能用作喜庆爆竹烟花,而无杀伤力。如果当年配方能有所突破,变成炸药用于战争,那么中日关系的格局完全不是现在这样,可能日本因畏惧于中国的炸弹而俯首称臣……三木认为宋代描述的铁火炮,仅系传说而已。

  周道祥的信心更坚定了,他又继续翻查资料,求教专家,包括政治学院那位教授。最后断定这个铁疙瘩就是填补了兵器史上空白的宋代"震天雷"。他还由此推断:中国的火药是变成了火炮的,但为什么没有流传延续,主要是因为引信未能过关。有朝一日这枚"震天雷"经过解剖化验,也许会揭开兵器史上的千古之谜。

  江南贡院的"研究生"

  坐落在南京夫子庙的江南贡院是中国科举考场。1992年这里招收工作人员,周道祥被招进来当杂工。他搞电工、瓦工,负责清洁卫生、安全检查,甚至疏通下水道。他深知自己的资格和学历,从来不显山露水,不夸夸其谈,只是对这里的文物展品和背景材料格外关注。周道祥说,一个人的兴趣爱好能与职业协调,这是人生的最大幸福。

  1993年全国开展馆藏文物的定级评议。省市文物界的专家和领导要对江南贡院的文物定级,周道祥的任务是接待,端茶送水。江南贡院曾征集到17张清代考生作弊的夹带,每张纸仅4厘米大小,以极细的笔抄录了《论语》中的重要章节,每章抄六七百字,在评到这批纸片时,认为这类东西很多够不上文物。周道祥急了,脱口而出:这种科场作弊的夹带存世极少,科场检查十分严格,考场两列兵丁夹道搜查,头发都要打散查,衣服夹层都要摸过。盛食物和文房四宝的竹篮是贡院统一发放的,食物要切成一寸以下,使其无法夹带入场。先后两道盘查,被查出的考生要遭毒打,捆绑在贡院前石柱上示众一月余。查出考官串通舞弊,轻则下狱,重则砍头,家财抄没。有谁还敢作弊?即使有作弊的,考完后即销毁,留传后世岂不有辱家族名声?!纸片上的字系用鼠须精工写成,实为罕见。这批纸片是清代溧水县考生后裔保存并捐献的,称得上是珍贵文物。专家和领导听"招待员"这一番话都愣住了,请他再详细谈谈。平日沉默寡言的周道祥,此时兴致大增,认为到了他说话的时候,他的话如破堤江水,一泻千里。科举历史的来龙去脉、科场舞弊的大案要案、江南贡院的前前后后,都被他娓娓道来。最后,这些文物被定为二级。

  民间久有传说:科考举子的靴子后跟有一种特殊装置,装着本作弊的小书。但因无实物发现,专家学者都认为此事不存在,但周道祥那股倔劲上来了。他认为无风不起浪,何况他在1931年的一份旧档案上读到有关介绍。他通过收藏界的朋友多方打听,终于在安徽一位收藏朋友的帮助下征集到一本作弊奇书《增广四书备旨》,有70多页。该书是1997年10月一位曾参加江南乡试的仕子后裔在清理祖上遗物时,从一双清代千层粉底"文士靴"后跟里发现的。这双表面毫无异样的白布密纳的靴子,后跟有一火柴盒大小的抽屉,抽屉里就藏着这本精致的石印书。这一发现,震动了新闻媒体,国内许多报纸都进行了报道。

  现在作为江南贡院展览馆的馆长,周道祥的接待、调研、文物证集、布展等任务排得满满的,但他忙里偷闲,见缝插针地做了大量文博工作,近年来他撰写包括参与出版了《中国明清紫砂精粹》、《明南京城墙砖文图释》等书,还编写出版了《中国状元书画选》、《江南贡院史话》等近百万字的著作。博览精思,使他新见迭出,妙笔生花。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内容投稿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2008-2011 www.VogueChines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风尚网 [ 蜀ICP备081098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