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系化妆品专营店渗透迅猛本土加速布局(2)
现象2 :加速布局 本土专营店忙扩张
一方面是越来越多化妆品品牌垂青于专营店渠道,本土及外资品牌都大有在该渠道大展拳脚的势头;另一方面,经过快速成长期后的本土化妆品专营店似乎也找到了“感觉”,自2010年开始便以各自的方式加快了扩张的步伐。
在日前的五周年庆典上,娇兰佳人董事长蔡汝青指出,娇兰佳人的目标是“10年开10000家店”,他称,今年的开店速度基本超过每3天一家,明年希望达到每2天一家,最终实现1天一家的目标,争取在2020年拥有1万家店。”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娇兰佳人在近年内将投资约3.5亿元。据悉,娇兰佳人目前店铺数是240家,其中逾九成为自营店,销售规模达8亿元。
深圳千色店所开出的三五年规划是,2010年计划在华中地区开30~50家店,同时将旧店进行翻新。据其市场营销总监杨海涛介绍,千色店在半年内已在武汉、东莞等地开出了6家新店。虽然数字上并不是很有说服力,但对于选择在购物中心或大型商业中心开店的千色店来说,已是一次很大的布局。
同样的,连锁型扩张也是北方专营店品牌的主要策略。北京艺莎美程称2010年计划开60家店;在接受红杉资本为新股东和战略投资人后,上海歌诗玛预计2010年增至180家、2011年达到500家,并希望能有4~5年间连续300%以上的增长速度,利用8~10年时间做成国内最有影响力的化妆品零售企业之一。
第一波专营店渗透事件录
2004年,资生堂正式进入专营店渠道,以“店中店”形式发展签约专卖店,在中国星罗棋布的专营店渠道中遍地开花。
2006年,韩国爱茉莉太平洋集团旗下“Mamonde梦妆”正式宣布,将化妆品专营店纳入渠道拓展计划中。
2007年,高丝以“KOSE化妆品专卖店”形式,正式拓展专营店渠道。
特点:1.基本上以日韩系为主;2.以新品牌导入专营店渠道,此前基本上没有在中国的专柜出现过,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属于全新的品牌,比如资生堂旗下的悠莱、爱波丽、怡丽丝尔等;3.在进入专营店渠道的同时还会跨渠道操作,比如资生堂的泊美就是百货和专营店共生品牌,梦妆在发展专营店的同时也发展百货专柜。
外资进军专营店渠道表现
资生堂:全力以赴
在化妆品专营店渠道,资生堂是一个典型的全力以赴者。
2003年9月,资生堂发表中国市场战略,计划在中国设立化妆品专卖店;同月,资生堂直营1号店“焕采空间”在上海开业,由此拉开资生堂签约专卖店攻坚战的序幕。2004年初,资生堂(投资)中国有限公司成立,专门负责主攻专卖店渠道。据2008年数据,资生堂签约专卖店已达5000家。
所谓签约专卖店,是由资生堂公司选择化妆品专营店进行合作,在店内设立资生堂专柜销售产品。签约专卖店的模式是否能帮助资生堂实现其全球战略还无法定论,不过可肯定的是,专营店业务已成为资生堂中国的第二大支柱,仅次于百货店业务。
欧莱雅:步步为营
严格来说,欧莱雅集团涉足专营店渠道由来已久,旗下的美宝莲可以说是最早试水专营店的外资品牌。
而实质性的全面进入专营店渠道是2010年。1月1日,欧莱雅集团专门成立了一个新的部门——商务发展部,负责专营店业务拓展。6月1日,被称为正式启动专营店渠道的“欧莱雅魅力联盟”启动,除巴黎欧莱雅外,美宝莲纽约、卡尼尔、羽西等更多品牌加入专营店渠道,其次是与专营店直接对接。
不过,在盛世传美营销顾问公司首席咨询官吴志刚看来,欧莱雅目前仍是“未完全放开”,“专营店渠道高度依赖利润,而欧莱雅并未对这一渠道推出专供品牌或系列,就证明了它目前只是把这一渠道当作是补充性渠道。”
宝洁:后知后觉
虽然是中国日化行业的老大,宝洁在专营店渠道却是最少动静的。宝洁的“下乡运动”喊了好几轮,据说也跟三四线市场的经销商、夫妻店经常打交道,但却没有听到专门一点的专营店渠道的策略或一丁点市场动作。正如某专营店负责人所形容的,“宝洁在专营店渠道有活动?没太大感觉。”
不过既然宝洁将美容品作为目前的发展重点,专营店渠道是他们不得不去重视,也无法不去好好开拓的一个渠道,只是可能远在美国的宝洁总部还未对中国本土专营店的发展势头作出及时反应。宝洁进入专营店,只是时间问题。
- 上一篇:上一篇:资生堂表示中国劳动成本上升
- 下一篇:下一篇:本土化妆品专营店3.5亿打造万店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