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痴”无罪 镇镇有史
这个国家被称为“花痴之国”——他们对于园艺的痴迷,无愧于这个名头。而英国最有魅力的地方,在于他们充满历史氛围的小镇。
如果说在法国可以找到骑士精神的遗风,那么英国可以毫不费劲地兑现绅士风度的种种构想。在人们的印象中,英国是一个保守且传统,同时又非常尊重个人隐私和思想自由的国家。典型的英国人有高高的个子、一股身为大不列颠联合王国臣民的傲气及举手投足间流露出来的“英式教养”。 尽管如今的英国青少年已经和老式的英国绅士风日趋疏远,然而在这样一个饱经风霜又日新月异的国家,在不经意的漫步间,还是能够察觉到街市、建筑甚至人群当中散发出来的文化和绅士气息。这个国家里,几乎每个城市都能算作一个文化中心,随时随地都能发现一两处名人故居或是文化先锋的发源地。同时,作为一个多元文化之地,任何的宗教信仰在这里都会受到尊重及照顾。
在伦敦才能做到的100件事情
作为世界著名旅游城市,伦敦的美妙之处不胜枚举,先不提市中心高耸的金融大厦,也不提随处可见、保存完好,拥有百年历史的古典建筑,只需坐在伦敦街头的电车,从车窗眺望出去,干净整洁的大街上,除了行色匆匆的路人,最特别的莫过于无论商店还是民居的窗台都种满了灿烂无比、五颜六色的鲜花,为这个成日阴雨连绵的城市增添了生机和美丽。英国旅游局曾经为慕名而来的游人们制定了一份名单,标出了100件只有在伦敦才能做到的事情。在 “哈克尼帝国(Hackney Empire)”看一场表演——这里曾经是查理•卓别林、斯坦•劳莱以及W•C•菲尔兹表演的舞台;在欧洲足球场最密集之地——哈尼克尼沼泽(Hackney Marshes)进行一场比赛;漫步在布朗利(Bromley)的“塘屋”(Down House)花园——以前查尔斯•达尔文曾住在这里,他也是在这里完成了《物种起源》这部作品;去大英博物馆与埃及木乃伊长眠;参观英国最大的教堂——圣保罗大教堂(St Paul),这里还有欧洲最大的地窖……这一切,无一不在向远道而来的人们展示着这个国家精致辉煌,令人叹为观止的文化和历史,以及他们对这一切的骄傲之情。当然,最令兴奋的还有伦敦的各大购物场所,如果想看奢侈品,逛一逛欧洲最大的城市中心综合购物中心——伦敦韦斯特菲尔德商场(Westfield),以及另一购物圣地摄政街(Regent Street),假若想淘创意十足的小玩意,则要去诺丁山的Portobello road和集市covent garden等聚集了二手商品、古董和本地创意品牌的地方。在看完这一切之后,意犹未尽的人们,可以转而深入了解英国普通人的生活——去他们的后花园看一看吧!
“花痴”风靡
世界各国的文人们对园艺的感觉可能也是相通的。当陶渊明写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时,他可能不会想到,在万里之遥的不列颠岛上,多年以后也会有名人骚客怀着归隐弄菊的同样嗜好。文学家董桥笔下的英国“花痴”,包括了喜爱报春花的前首相狄斯雷利,种玫瑰种成专家的劳斯莱斯汽车发明人,还有酷爱兰花的“绥靖首相”张伯伦。上至英国王室下到平民百姓,很多人都对园艺情有独钟。他们把看足球和侍弄花草当成人生的两大乐趣,这让英国落下个“花痴之国”的名声。连英国王太后都是个喜爱在皇家园林里修修剪剪的人,她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如果你身上没有沾满泥土,就不能说自己是个园丁。” 英国寻常百姓家也总有一片“自己的后花园”。若你在夏天的时候到威尔士旅行,随便敲开一户人家的门,总能遇到里面的主人在收拾自己的花园。若你能随口称赞一句 “这花园可真漂亮”,就更不得了了,主人会欣喜无比,一反英国人在外国人眼中的高傲印象,他们热情地坚持带你在他们不大的花园里驻足欣赏,告诉你他们的花园在去年的地区评比中获得了名次,得意之情溢于言表。对英国人来说,收拾花园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在英国报纸、杂志和电视节目中都有专门的栏目来介绍园艺经验,推荐出色的家庭园艺,或者让有名的园丁来为观众答疑。此外,英国各地都有不同规模的园艺比赛。小到一个社区大到世界级的比赛,都吸引着不少专业和业余园丁参加。为了鼓励儿童参与园艺,英国还有专为小学生举办的园艺赛。因此,想要博得英国人的好感,除去他们的面具,只需要和他们大谈园艺,夸赞他们无与伦比的后花园即可——英国人其实非常好相处。
泰晤士:英国的母亲河
英国的政治家约翰•伯恩斯曾说:泰晤士河是世界上最优美的河流,“因为它是一部流动的历史”。泰晤士河流经之处,都是英国文化精华所在,它哺育了灿烂的英格兰文明,它将伦敦昔日的萧瑟与喧嚣铭记于心河,掩映着英国千百年的兴衰,倒映着今日两岸的繁华。如果说伦敦是探索英伦的起点,那么泰晤士河就是了解伦敦的源泉。伦敦的主要建筑物大多分布在泰晤士河的两旁,尤其是那些有着上百年、甚至三四百年历史的建筑,有象征胜利意义的海军统帅雕像、见证过英国历史上黑暗时期的伦敦塔、桥面可以升降的伦敦塔桥等,每一幢建筑都称得上是艺术的杰作。这些建筑虽历经沧桑,甚至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那样的战争洗礼,但仍然保持了固有的模样,直至今天还在为人们所使用。
在泰晤士河上,几乎每座桥都有一段传奇。其中,资历最老的当属伦敦桥,伦敦桥本是一座木桥,后来被英国卖给了美国的地产商——这是英国人和美国人开的一个玩笑,因为当时美国看中的是伦敦塔桥,结果却买来了一个名不经传的伦敦桥。而如今屹立于泰晤士河上的伦敦桥已不是原桥,而是在原址重建的一座普通的水泥结构桥。不得不说的还有滑铁卢桥——《魂断蓝桥》的故事就发生于此,也由此,滑铁卢桥成了凄美爱情的见证。另外一座游人必去的桥便是“塔桥”,它以其巧妙的设计和磅礴的气势闻名于世。
游泰晤士河,步行也好,坐船也罢。不得不提的是两岸那些赫赫生辉的历史古迹。泰晤士河的入海口充满了英国的繁忙商船,然而其上游的河道则以其静态之美而著称于世。从宫殿到教堂再到博物馆,众多古建筑临水而立,令人目不暇接。在这其中,停泊在泰晤士河上的“贝尔法斯特”号军舰博物馆,这是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英国保留得最完整的巡洋舰。这些英国不同朝代的建筑古迹倒映河中,随着泛泛水波组成了一幅唯美的画卷,娓娓诉说着伦敦的辉煌。
镇镇有典故
在英国,最令人着迷的地方,是那些隐藏在郊野乡间的小镇。无论是坐落于山腰,还是深藏于深谷,它们坚守着几百年来固有的风貌,这也许和英国人的尊重传统和坚韧的性格有关,当你步入这些默默镇守在历史角落里的小镇,会恍如重返过去,时光在这些地方停驻,完整地保留着它们原有的片段——约克郡即是个中翘楚。从伦敦到约克郡,乘坐火车,约4小时。这个典型的英国小城,却是个有历史有故事的地方。当初纽约还是蛮荒之地时,约克就已使那些拓荒者魂牵梦萦,17世纪第一批涌至美国的移民潮就源于此。有句谚语“城市美如斯,复以命名字” (A city is so nice, name it twice) ,典从此出。至今约克每年吸引着成千上万美国游客,与浓重的历史情结分不开。
而今天,和纽约相比,约克只能算是一个“迷你”城市。但几千年的历史留给这个古镇的烙印,如今仍然清晰可寻。在将近2000年的时间里,约克一直是北英格兰的首府,地位相当于今天的伦敦,在英国战火不断的历史中,它也不断遭受炮火侵袭,城墙、教堂等,都曾经几度被摧毁,又被后人重建。对古迹爱护有加的英国人没有在古城上做大手脚,保留了比较完整的中世纪英国风貌。石头道路千百年来被马蹄踩踏得光滑;石头房子长满了历史的青苔;如果你是个古董迷,琳琅满目的小店里肯定会有令你惊喜的发现。
距约克市东北约24公里的霍华德城堡(Castle Howard)四周被起伏的山丘、玫瑰园、Ray Wood森林花园以及圆柱形陵园包围着,华丽典雅,古宅的大厅中还有齐本德尔式的家具。踏着木地板,古典但华丽的装修,让人如同回到从前。古老的建筑外,是一大片清新的绿草地,重演着休闲的一幕:游人在草地上悠闲地喝茶、晒太阳,被拴在椅子上的狗狗们正虎视眈眈地盯着草地上悠闲踱步的孔雀、鸭子——而这也是英国贵族不可少的生活场景。
打赌有理
英国那些大大小小,保持完好历史风貌的小镇,代表着英国人坚守传统,坚韧的一面,但是看上去严肃的英国人,还有着令人大跌眼镜的一面——英国人把中国人和英国人并称为“全世界最好赌的民族”。Casino赌场遍布于全英各地,主要有两家大的Casino连锁店:Stanley(史丹尼)与Gala(嘎那)。除了Casino,英国还有连锁的Bingo牌场,许多英国人会相约入场打牌,bingo类似于中国的麻将馆,靠抽取客人的钟点费盈利。隶属希尔顿旗下的立博(ladbrokes)投注站遍布于全英各地的大街小巷。除了立博公司以外,英国还有很多世界知名的赌博公司,比如威廉希尔(William Hill ),必发(Betfair)等等。这些机构都属于合法营业,遵循严格的营业条款,此外英国社会规矩对英国人起着绝对的约束作用,同时他们当中的许多人,更喜欢在这些机构进行各式各样的打赌活动。
这些机构作为英国人平日消遣的去处,深知英国人热爱打赌的天性,开设了五花八门的打赌立项——比如你可以赌你是否活过100岁。英国的电视就报道过有一个英国人曾在10年前在威廉•希尔赌博公司下注100英镑(约合200美元),打赌自己能活到100岁,赌博公司开出1赔250的赔率,结果他真的活到了100岁,百岁生日之际,他收到40张贺卡,其中一张来自女王伊丽莎白。当然,他还拿到了一张2.5万英镑的支票。赌博公司因此不干了,迅速将此类赌博目标年龄提高到了110岁。还有一位银行女职员让她的老板输了一万英镑,因为老板打赌她不敢偷吻首相布朗,而这位女职员证明老板错了——她在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举行的盛大宴会上“突袭”了布朗,布朗则微笑着接受了这位女士的“非礼”。英国人热爱打赌,大约是源于严肃外表之下的黑色幽默细胞罢,时刻与生活、与命运开玩笑,连自己也不忘娱乐一把——即使输了,也赢得了乐趣,有何不可?
小贴士出游时间
如果能避免七、八月份的旅游旺季,会减少您的花销。而且,游人也不多,英国的天气从四月到九月一直都不错。当然,也可在冬季去。但是通常在傍晚四点钟的时候天就黑了,而且许多地方如一些大的宅子和城堡冬季就不开放。但是,如果您青睐博物馆、艺术馆、剧院或者是英国文化,那么冬季出游也不错。
注意事项
如果您到英国需签证,请您提前申请,且要留出充分的时间。与签证有关的问题已毁掉多人的假期了。
英国的天气变化无常,多带衣物以适应温暖、寒冷及潮湿的天气。 禁止带任何动物入境,无一例外,否则严惩不贷。
做好医疗保险,英国国家医疗中心只为您提供免费急救服务。除非您来自欧共体的成员国或英国的医疗互惠国。
电压为240V AC,50Hz, 如果携带电器,请自备适配器或变压器。应注意在英国购买的电器如带回国可能无法正常使用。请在购买前询问清楚。
文/Linda 图片提供/X-In图片库
- 上一篇:上一篇:精彩挪威 不只是森林
- 下一篇:下一篇:昂贵的北京生活 欢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