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假奢侈品网站——奢侈品网购的出路在何方?(3)
奢侈品网站的出路
消费者对于奢侈品的求购,品牌的真实和品质的保障始终是纠结于内心的最重要的内容,对于奢侈品真伪的鉴定也就是保障消费者权益最重要的问题了。
我们可以看到,在某奢侈品网站网上,其保证正品说明为:“如果您对在该网所购的商品属品牌正品存在怀疑,请立即到工商等相关法定部门进行产品质量鉴定。假如鉴定结果为非品牌正品,可最迟在收到商品后90日内,向中华保险公司依法定程序索取该商品售价的全额赔偿。”但是,有几个人网购后再去工商部门鉴定呢?
如果保险公司作为第三方真能担负起鉴定真伪的作用,这对于网上奢侈品网站的规范作用不可小视,保险公司拥有的强大资金背景和广泛人脉资源足以组织起鉴别真伪的职能部门,但在这方面的保险市场仍然是一个空白。这一点比较像艺术品的保险,在中国超过英国成为第二大艺术品交易市场的今天,对艺术品的保险却仍然没有或少有保险公司敢接,即使人保财险、太平洋财险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被御笔一批,成为指定公司,该项业务仍然几乎空白。而此时的国外保险公司在此领域早已成熟,法国的丰泰保险就已对中国市场垂涎欲滴。如果在国内的奢侈品市场上,本土保险公司能够提早做好准备,得到被承认的权威地位,为奢侈品的真伪提供有意义的保险,接受网站投保,是消费者也能鉴定有门,那对奢侈品网站的行业可谓功莫大焉,而对于自身的业务也算失之桑榆,收之东隅了。
在中国,最有威信的仍是政府机构。如果工商部门能够在此领域挑头建立一个半官方的机构,一定更容易获得资质。同时,中国税收政策的严格化对于奢侈品网购来源的监督也应该担负起责任。很多奢侈品公司也表示专柜正规渠道在中国销售的货品都有关税的统一标识。但事实上这对于市场既有的稳定结构产生了破坏。而奢侈品本身并不像日常食品和诸如汽车、家电、图书等关系国计民生,奢侈品的出售本来就不是为了在民众中普及,这也是如PRADA会在国外很多专柜拒绝向中国人出售产品的原因。因为中国盛行的代购给奢侈品品牌的稀有形象和地位造成了破坏。其实一旦人手一个LV包,LV也就不是LV,而成了邦威了。
奢侈品是一种文化象征,并非食品药品之类,这并非政府机关需要严重干涉的领域。所以在这个领域需要民间机构的产生和发生作用。前面提到的保险公司是一个不错的第三方选择。而对于官方认证,国内的品牌代理商很难愿意在这个破坏其利益的领域发挥作用,这就需要奢侈品的购物网站自己发挥作用,统一标准,并能在一些值得信任的保险公司统一的标准下,进行品牌认证,并能坚决抵制假冒伪劣的产品,不要成为全国牙防组在奢侈品领域的翻版。
事实上,在奢侈品登上网站的时候,本身早已失去了其本身的意义。因为在今天,对于奢侈的定义并非仅是耗资巨大,仅仅在于一种在金钱上的挥霍,更重要的一点在于时间上的充裕,这也就是凡勃伦在《有闲阶级论》中提到的:“要实现这一身行头花费的人,是不可能有时间从事任何可以推动人类进步的事业的。”所以在成衣销售全球的时候,还是要在伦敦萨维尔街去找自己熟悉的裁缝。奢侈也并非表现在一万英镑的开销上,而是有时间一个月几次专程飞往那里进行定制西服的调试,和几个月的等待。奢侈品的内在品质也正是体现在这漫长等待中的精工细作。没有这样长时间的服务,奢侈品本身的意义也就不存在了。
为了一时的虚荣去花费自己几个月的工资,换取一份失去意义的奢侈,本身就得不偿失,如果反而获得的是假货,那简直就真是坑爹了。因此,对于奢侈品的官方鉴定可以避免伪劣品泛滥,这虽然不会影响到国计民生的根本,但对于市场的纯净与规范,还是必不可少的。
但奢侈品始终是奢侈品,作为普通百姓,实在无须为了虚荣,去浪费自己的血汗。真有钱了如果想踏踏实实买真货,还是去专柜吧。(《互联网周刊》孙建昆 )
- 上一篇:上一篇:奢侈品消费呼唤本土品牌
- 下一篇:下一篇:奢侈品货源不明 京东360top奢侈品商城仍难自证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