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速降 穿越云南苍山主山脉
时间:2010-08-10 23:05 来源:时尚yoka
左转,推车,右转,带多少刹车
享受过程 云南苍山
2001年秋,在接触速降快一年的时候,我第一次以速降车手的身份参加全国山地车锦标赛,第一站是云南苍山,云岭山脉南端的主峰,北起洱源邓川,南至下关天生桥。我之所以印象如此深刻,是因为在这个迄今为止自己骑过的最长赛道上,我拿到了全国比赛中的最好成绩。
因当地政府支持,速降比赛的选手在苍山站可以从感通寺乘坐缆车上升到海拔2700米的玉带路。这是我第一次享受不用自己推车上山的待遇,异常兴奋,美滋滋地想象着在这样高耸的山上进行速降,一定非常刺激。但等我上了缆车,才发现根本没有挂车的地方,只能坐在狭窄的缆车座里,手举自行车。这意味着缆车的防护栏是不可能扣死的,所以我一动也不敢动,更不敢往脚下看,不是因为恐高,而是山里风太大,全程都在体验摇摇欲坠之感。经过大约30分钟的缆车之旅,我的体力已经消耗掉1/3,不过这时我还不知道,接下来的最大考验不是体力透支,而是意料之外的紧张。
比赛起点是半山腰的凉亭,我是第36号。当前面的19号已经不见踪影的时候,我才意识到,下一个就是我了。随即,心跳加速,脑子一片空白。正常情况下,出发前应该默背赛道“左转,推车,右转,带多少刹车”,但我知道自己没有默背的最根本原因是,紧张让我完全忘记了练习路线,心慌已经蔓延到整个躯干,胸骨几乎是跟着心跳一起震动。
一般正式比赛出发前,会有工作人员在后面把车手架
倒计时“5 、4 、3 、2 、1”我完全没听见,就听最后一声“ 走!”,就骑出去了。
一般正式比赛出发前,会有工作人员在后面把车手架起,让选手两只脚提前踩在脚踏上,相当于赛跑的“预备”。但当时我还不习惯被架起的感觉,所以出发那一刻,我有一只脚还在找脚踏。当时用的自锁脚踏在我的鞋底有一个装置,用力踩下后听见“卡啪”一声,脚和脚踏就被锁定在一起,除非横向扭脚解锁,否则无论路况多颠簸、速度多快,鞋都不会和脚踏分离,不会影响车手加速和控制。但是那天,我愣是紧张得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左脚始终没有踩上自锁装置,就这样一只脚和脚踏分离地骑到了赛道中段,这段是丛林土路和坟包交错,转弯频繁而没有征兆,是整个赛道最难的部分。忽然,我骑上一块大石头,做了一个飞包,落地后险些撞上一棵迎面出现的大树,紧接着一个左转,反应没有跟上,刹车带少了,没能及时减速,车子瞬间倾斜,左脚从脚踏上掉下,身体失去平衡,几乎完全摔倒。慌忙中,我只好本能地用左脚触地减速,直到此时,才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多么严重的错误,但我没有时间想太多前因后果,立即调整姿势,踩上自锁,继续加速。可以说,当听见清脆的”卡啪”声时,我才真正进入状态,不再去想拿到名次以后的事情,而是真正地专注于这次速降。
终于通过多弯地段,出了林子,天空好像忽然放晴一般明朗,眼前是一段相对平坦的土路,但碎石较多。我知道自己必须立即做出摇车动作,直线加速,追回自己前半段损失的时间,但是苍山赛道5分多钟的赛程相比北京平均不到2分钟的强度,像我这种体力本就不占优势的人在赛道中段就已经体力透支。因为山地速降从出发开始,车手就没有任何机会坐在车座上骑车,路况复杂多变,即便像苍山上接近茶田的那段路也不可能平坦到让我能坐着加速。这样自始至终完全站着进行蹬踏、加速、转弯、平衡、控车,特别累,但我必须坚持下去,还要再快一点!
真正理解山地速降这项运动
就这样,我隐约看到了终点处的人群,立刻想起接下来的路况是最惹人讨厌的鹅卵石。对于一般速降车手选用的带避震的车,那些小而碎的石子,是冲刺的最大敌人,会把车手折磨得只能无奈减速。但是这不是平常练习,这是我的第一次全国赛,一定要坚持住,虽然感觉自己的头皮已经硬得发麻,但还是继续摇车加速。最后,当前轮通过终点后,都没听见计时员的喊话,我整个人就累到接近瘫软。没过多久,一边等待队友下山,一边懊悔自己竟然紧张到没踩上脚踏的我,成为本站第五,而这个名次,居然定格为我在全国比赛中的最好成绩。
我非常清楚,苍山一站的最大意义,并不是那个我珍藏至今并乐于展示的盖有国家体育总局红章的证书,而是我第一次真正理解山地速降这项运动,一定不能太在乎得失成败,一定要专注地享受这个过程本身,才能拥有最棒的体验,才能获得超越极限的激情、快感与乐趣。因此,尽管奥运会没有速降项目,全国锦标赛后来也取消了速降组比赛,却完全不会影响速降运动的吸引力。
1号经典 北京西山
此后的8年间,几乎每周我们都会聚在北京西山模式口地区玩车、练习,或者自己组织比赛,而现在大家最常想起的,就是早年间那些苦中作乐。
速降山地车是所有自行车运动中最重的座驾
速降山地车是所有自行车运动中最重的座驾,从家骑到山下再推上山,最少需要2个钟头,所以,山地速降不是上山容易下山难,而是上山不易下山也难。于是,我们想了个办法:去四季青桥下的小市场租一辆平板货车,先把自行车放进平板车,人再跳上去,用手顶着自己的宝贝车,一边嘱咐司机躲着警察,一边乐呵呵地颠上山,这个过程后来被概括为四个字——人车混装。不过我们只租上山这一程,因为练完以后骑车回家既锻炼体力又节省成本,所以那时的内部安全标准是:不论车还是人,在下山后都不至于摔得骑不回家。当然,现在的速降玩家基本都选择在汽车顶上安装专用车架固定爱车,所以,如果周末你在八大处附近看到一辆破汽车驮着看起来很高级的自行车时,千万不要奇怪,因为这哥们儿一定是玩速降的!
八大处模式口地区从一开始就是北京速降玩家的据点,因为那里自然形成的路况以百变成名,完全不需要再加工,极富挑战性,无论是车手对路况的记忆还是瞬时反应,都是一种持续不断的考验,令车手对它着迷。平坦的阳关大道对速降来说,其实一点意思也没有,所以我说好玩,其实就代表路段难挑战大。因此,所谓经典路线其实就是容易摔车的地方,摔的人越多就越经典,比如“模式口1号”。即便我对外号称自己骑遍了北京西山的每一条路,但我心里清楚地知道,1号始终是我无法征服的一段经典。
说起1号,因为这个线路其实是我们自己定的。1号可以有很多组合,丛林、弯道、乱石、大斜坡、大弯等综合在一起,虽然难度大,但危险系数其实并不高,因为尽管砍树的事我们绝对不干,但在不影响整体生态环境的情况下,那些撞上去就能让人摔飞的大石头基本都被清理了。所以,现在这个路线,其实已经升级到1.5
版本。
线路永远都是虚线 观佛台
小树林一出来,一个将近50度的大斜面,不加速的情况下也能达到
40多公里的时速。紧接着,斜坡下端全是飞石,只要前轮压在某块石头的侧面,轻轻一滑,车就静止,瞬间,车把从手下移到裆部:完蛋,我又摔飞出去了。在这儿,我摔过很多次,最严重的一次右胳膊肘血肉模糊,刹车失灵。速降山地的刹车是油刹,即在油管和把手之间有一个连接点,撞树之后,油管被完全撞掉,刹车立即失灵。找到车以后,比起心疼自己的胳膊肘,我更心疼车。
可以说我对这段路已经有了阴影,这是每个速降车手都会面临的难题——挑战的瓶颈。虽然我总说山地速降的速度提升是一点一点来的,不是一蹴而就,但如果控车能力是时速40公里以下没问题,非要刹车点到20公里过弯,这就不是极限运动,每一次都是速度凌驾于能力之上,这才是极限运动所代表的态度——突破自己的极限。因此要学会去平衡自己能力和速度之间的矛盾:能力跟不上速度,就通过训练提高能力,然后去挑战更快的速度,因为越快,就越开心。
线路永远都是虚线 观佛台
除了控车能力和身体素质,路线记录对于速降车手而言,就仿佛洞潜的布线,对整个挑战极限的过程,是至关重要的部分。车手在对付很颠的路况时,绝对不能仅仅盯着脚下的路,必须非常熟悉赛道,心里要十分清楚这个落地点是哪里,然后根据当时的重心状态,选择下一个落点路线,迅速做出反应,发挥技巧,冲刺速度。所以在我心里,其实对每一条赛道,都自己设计出一条最佳路线,即我认为这样走,可以最快到达终点。但是这条最佳路线似乎永远都是条虚线,因为实际比赛当中的突发状况,每一次都让我只能无限接近这条虚线,却始终不能完全吻合,将虚拟变成事实。
观佛台SHIMANO——GIANT周赛是我最接近完美虚线的那一次
观佛台SHIMANO——GIANT周赛是我最接近完美虚线的那一次,实在令人难忘。除了西山模式口一带,观佛台赛道是北京速降玩家经常出没的据点,叫它观佛台,是因为从山顶看下去,感觉那块巨石像一尊大佛。观佛台赛道有一段是有很多大石头的树林。我清晰地记得转弯以后前面应该是一块方形大石头,之后紧接着又是右转,于是我首先做出动作对付这个石头,推车、跳、还是躲过去,我选择了在石头上着地后提把跳跃,因为心中的虚线告诉我跳跃以后,能够更快做出转弯的动作。
右转后,迎面而来两棵树,我按照最佳路线选择了脚下高度60厘米左右的石台阶,并使出全力控车跳跃,终于跃下台阶,一小段碎石之后,紧接着一个急左弯,我感觉自己差点撞到树上。为了保持身体的平衡,我点了两下刹车,但因为连续的飞跃台阶,此时的速度已经超过35公里/小时,为了不让自己摔车,我摘掉自锁脚踏,试图用左脚支撑保持平衡,但因速度太快,左脚已经扭到踝骨直接着地,钻心的疼痛仍然没有让我停下来,车撞到树上,我飞了出去。
作为一名速降车龄8年的车手,每次摔倒之后,我首先想的不是自己在哪里、身体哪疼,而是车在哪,因为我要做的只有一件事:找到车,继续骑!于是,在自己刚刚撞上的树下,我发现车把已经摔歪到几乎和前轮没有角度,摔倒之前我一直隐约感觉自己前半段的发挥前所未有的好,所以不能放弃这次挑战机会。我骑上车,两手试图矫正车把,失败了。时间紧迫,我只能选择控制歪把,保证前轮方向,继续比赛。此时,左脚好像已经痛得麻掉,不管它。但是倒霉的事情又一次发生,在石子下坡的加速路段,我发现前胎不知什么时候居然爆胎了,即将到达终点,顾不得那么多。好像听见有人喊:“伟哥,加速,加速!”我就使出全部力气,拼命冲刺。
山地速降要求车手必须了解自己身体和车之间的协调能力
冲过终点后,就听大家议论他们看到一个车把摔歪、前轮爆胎的人,身体动作如何变形、面部表情如何扭曲的搞笑,我也忘了关心自己的左脚,脱了鞋就一边和大家说笑,一边略带遗憾地回忆,如果不摔那一下,我就第一次实现了心里设计的路线。直到领奖前才发现,左脚踝骨肿大的速度远远超过我的想象,短短十分钟,吹气球一样变成一个大包子,再也穿不进鞋。于是,我只能穿着拖鞋站上领奖台。后来医生说,还差一厘米,我的踝骨就是粉碎性骨折。
山地速降要求车手必须了解自己身体和车之间的协调能力,石子路、土路,车胎和人保持一个怎样的角度,再带多少刹车,会有什么效果。不能盲目地骑,去追路线和速度,否则就会像我一样,石膏拐棍相伴,最可怕的是:三个月不能碰车!
不过,摔车不只有这种令人后怕的惊险,也经常发生那些极具戏剧性、充满喜感的画面。比如有一次,我带一个刚接触速降时间不长的朋友一起玩,在一段两旁种满酸枣树的土路,只听见“啊”的一声,我再回头一看,发现他掉进树丛里,全身扎满酸枣树的小刺。我喊他自己起来,他却央求我进去拉他,说因为自己连屁股上都扎满刺了。还有一个经典段子,有位外地车手,可能是过分恐惧,车还没撞到树,已经吓得他双手撒把,放弃挑战,结果车是飞出去了,人却像只猴子一样双手抱树,半天没下来。他大概怎么也没想到,这个画面被录像机全程记录,自己因此名声鹊起,一炮走红。
山地速降的危险性
资讯补给:
山地速降的危险性:
山地速降不同于其他自行车运动的危险性在于:玩家始终处于高速的下降过程当中,周围环境和路况复杂多变,没有重复性和唯一性,树木和石头在成为路线的转折点和起跳踏板的同时,随时都可能成为阻挡车手前进的障碍物或危险物。如果玩家控车能力有限,又过于追求速度,那么摔车后的几秒钟,就可能撞上树木或坚硬的石头,发生致命的危险。虽然训练有素的车手对突发状况的应急反应敏锐果断,能够做出缓冲或自我保护动作。但即便如此,一些小意外,比如风镜被刮花影响车手视线,或脚踏无法锁定引起的脚部震动,都可能让车手在如此高速的运动中,失去在面临摔车时的平衡和自救能力。
注意事项:
1 山地速降运动适合有一定自行车极限运动经验的人。
2 在进行山地速降运动之前,最好具备一定的台阶上下、攀爬以及跳跃技巧。
3 山地速降运动必须使用专业速降用车,严禁使用普通自行车、公路赛车,甚至BMX小轮车。
4 山地速降自行车一般重量都在17~20公斤以上,初级玩家一开始应尽量选择车程较短的路线,避免体力透支发生意外。
不要在从来没有骑过的陌生赛道上进行高速冲刺
5 不要在从来没有骑过的陌生赛道上进行高速冲刺,应先用慢速熟悉赛道,否则摔车的几率将大于300%。
6 尽量选择天气条件较好的时候进行山地速降,对于初级玩家,一定要避免在雨后、雪后、以及能见度不好的天气状况下进行速降运动。
7 玩家应在经济能力允许的范围内,尽量选择专业装备,降低危险。
8
要了解自己的能力,更要了解座驾的性能,虽然你不需要像专业机械师一样知晓爱车的所有信息,但是至少也要懂得简单的故障维修,避免车子因为一点小毛病坏在半路的尴尬情况。
9
不要盲目追捧外国顶尖车手的穿着,尽量穿着护甲,佩戴头盔风镜等护具。初学者必须的保护装备包括:头盔、护目镜、护甲(保护部位包括肩、肘、小臂、脊椎、胸骨、肋骨)、护膝、护腿板等。
10
对于山地速降,不要过分在意成绩和结果,学会享受运动的过程,超越自己的极限,才是真正值得提倡的。
- 上一篇:上一篇:最好的兵刃 托莱多造
- 下一篇:下一篇:拒绝欲望 中国活色生香的15大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