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淡的法国里昂
导读:里昂历史上曾为西方丝织业中心,现仍是法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不过,让里昂人更为骄傲的是它拥有 “世界人文遗产之城”的称号,罗马时期它就是高卢的首府。
在瑞士旅行的时间长了,很容易被瑞士的整洁、有序和慷慨惯坏。雪山下的小镇犹如雕琢过一般精致,城市里公交车会掐着秒针准时到达,假如你没零钱,会有陌生人痛快地帮你付车费——我碰到过两次,这一切,让人舒心。所以,当我从日内瓦乘坐两小时火车到达里昂时,我被里昂火车站前一地的烟头“吓”了一跳,而附近一些游手好闲的北非裔男孩也让我心怀戒备,跑去一家便利店想换点买地铁票的零钱,也被阿拉伯人模样的老板拒绝,我只好在他的指示下买了瓶水。
里昂给我的第一印象,似乎并不算好。
地铁坐到Bellecour站,出来就是里昂市中心的白莱果广场(PlaceBellecour)。欧洲有很多地方都会以“广场”为名,但大多实际上只是一小块空地,而少数才是中国人想象中的城市广场。白莱果广场原来是皇家广场,自然足够气派,它由红土铺就,呈粉红色,与广场周围十九世纪老建筑的红色屋顶相得益彰,我这才明白为何书上里昂被人形容有颗“粉红色之心”。
天气晴好,蓝天碧云,广场上孤零零地矗立着一座路易十四的骑马雕像,四周一览无遗,犹如一个“超大型的网球场”,尽管谈不上什么美感,但豁然开朗的观感足以让我初抵里昂时产生的不适感烟消云散。白莱果广场见证过无数重要的历史时刻,深谙无产阶级革命史的我们最熟知的就是1831年11月里昂工人起义,白莱果广场是工人们对抗当局镇压的重要舞台。血雨腥风的日子早已过去,广场上只有零零落落的行人、四处找食的鸽子,还有两位打扮成印第安人土著的街头艺人卖力在唱歌。
里昂历史上曾为西方丝织业中心,现仍是法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化学纤维的主要产地;机械、电子、重型汽车、计算机等工业在法国也占有一定地位。不过,让里昂人更为骄傲的是它拥有 “世界人文遗产之城”的称号,罗马时期它就是高卢的首府,现在还有两处罗马时代的剧场遗址可供参观,而里昂的老城区早在1998年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对于一个仅次于巴黎的法国第二大的现代城市来说,这个荣誉更多体现的是里昂保护文化传统上的褒奖。
在白莱果广场旁就有里昂旅游信息中心,工作人员很容易就帮我规划好了2至4小时的老城区徒步游览路线。白莱果广场往西走,跨过架在索恩(Saone)河上的大桥,一会儿就到了里昂老城。
老城的旧街区保存着许多15世纪到17世纪的旧宅,据说是在欧洲除维也纳外中世纪建筑最多的地方。狭窄的街巷在这里四处纵横,许多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及古典式的房屋彼此相连,像很多旧区开发的模式一样,临街有很多精致的咖啡馆、餐厅、精品店,四处随意游走,有时会感觉摩登热闹,但只要拐入僻静小巷,周围便恢复了中世纪的厚重。
里昂资格最老、地位最高的圣让首席大教堂(PrimatialeSt-Jean)就在老城区的索恩河畔,也是游客最多的驻足之地。圣让大教堂始建于1180年,像欧洲的其他大教堂一样,募款时间长使得它前后建造了近300年,我想,这也是使它外形变成罗马式和哥特式糅合风格的原因。在建筑风格上,本来罗马式的典雅宏大和哥特式的神秘尖锐有一定风格上的冲突,不过,当看到圣让大教堂正面结构复杂的山墙后,这个问题迎刃而解。
走进教堂内,高大的弧顶让气氛庄严肃穆起来,烛光闪烁又带来丝丝缕缕的温馨,圣母、圣人、圣像雕塑众多。里面有一座14世纪的钟楼状的时钟,每天中午12点到下午4点之间,每到整点就会跑出一个可爱的机械娃娃,演出一次圣灵降落人间的故事。教堂大厅下正在进行一个小规模的艺术展,挂有多幅宗教题材的油画,一反古典画作的细腻具象,大多为现代风格,其中一幅耶稣受难图,只用灰黑色调,寥寥几笔,画面显得更悲惨恐怖。
有意思的是,也许是休息日的缘故,在圣让大教堂前的广场上,有一群哥特风格打扮的男女聚集在一起。他们苍白的脸上一般都有数个钉,黑色皮衣裤,旁边还有代表力量的大排量摩托车,也算是与圣让大教堂的哥特式风格遥相呼应了。
里昂老城区西侧有一座名为富尔维耶尔的小山丘,山顶上高耸着一座被视为里昂标志的圣母院(BasiliqueNotre-Dame),远处就能看到一个金光闪耀的圣母雕像。懂行人士推荐,游览富尔维耶尔山的最佳方式是先坐缆车上山,然后沿陡峭的山道下山,看到缆车后我才发现原来和香港的山顶缆车如出一辙。
据说里昂在17世纪时把圣母奉为城市守护神,其后在19世纪建这个大教堂也是为了向圣母还愿。与圣让大教堂古朴的外表迥异,圣母大教堂外表在阳光照耀下又白又新,台阶上卧着一个带有双翼的石头狮子,在别处教堂没有见过,我想这会不会是为了契合里昂在法语读音里与“狮子”相近的意味。
圣母大教堂前还有人摆摊售卖新鲜的橄榄枝叶以提供给做祷告的信徒,似乎提醒游客大教堂虽然是一个景点,但依然是普通里昂市民的宗教场所。果然,大教堂内济济一堂,下面坐满了聆听的信徒,台上有身着红袍的神父正在宣讲,我不懂法语,但看情形,应该是一场严肃的弥撒仪式。人会自觉地被凝重的气氛镇住,我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站在一旁静静地观赏气势恢宏的大堂。漂亮的彩色玻璃、金碧辉煌的壁画、繁复夸张的穹顶,都让我叹为观止,欣赏一阵,默默退出。
我在国内,也曾拜访一些著名寺庙,大多都已成为迪士尼化的景点,到处贩卖高价门票,商业气息浓厚,喧闹、嘈杂是主旋律,很难让人找到内心的平静、体会信仰的力量,反观欧洲一些即便是地标式的宗教场所,仍可找到世俗和精神之间的平衡,回想一下,不禁思绪难平。
- 上一篇:上一篇:苍山洱海边的蔚蓝
- 下一篇:下一篇: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