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旅行探索之——感知恒河
风靡全国的瑜伽和肚皮舞,口味浓重的咖喱美食,欢歌热舞的印度电影,还有经久不衰的泰戈尔诗歌……对于印度,中国的男女老少都不会觉得陌生。然而,我们熟悉的只是表面的印度元素,而非真正的、鲜活的印度。他们的历史、他们的生活、他们的经济、他们的民主,他们的思想……我们其实知之甚少。印度是一个奇异得让人难以定义的国度,既神秘又开放,现代与古老并行,民主与腐败交织,这里有浓墨重彩的人文风情,也有绮丽迷人的自然风光、浓郁虔敬的宗教氛围……3月中旬,当笔者历时半个月,游历了印度四个著名城市:德里、阿格拉、斋浦尔、瓦纳那西,经历了一次异常新鲜、奇异、丰富、思绪万千的探索之旅。
寻找恒河
恒河晚祭
夜幕初降,坐在餐厅临河的阳台上晚餐,“ganga……(印度语,恒河)”河面飘来悠远、苍凉的歌声,仿佛从远古而来。循声望去,主码头上一片灯火辉煌、人声鼎沸,隆重的晚祭开始了。河岸广场上搭起一个个宽阔的木板,上面放着鲜花、香炉、神像、经书等祭祀用品,一群衣着光鲜、考究的婆罗门青年站在祭台前神情肃穆地焚香、唱经、祭祀。台下是人山人海的信众,用击诵经与祭祀们应和。满载游客的船只也聚集到祭台周围的河面,镁光灯在夜空中闪个不停。除了停电或恶劣天气,恒河边每天都有晚祭。祭祀结束后,信众们也久久不愿离去,继续在河边祈祷、乘凉、玩耍,直到深夜十一二点。可第二天清晨四五点钟,恒河边又热闹非凡了。对印度来说,时间最应该用来亲近恒河,睡觉实在太浪费光阴了。
火葬历险
负责火葬的工人
我沿着河岸闲逛,忽见一群人在河边搬卸木材,觉得画面很有张力,于是举起相机拍摄。刚按了两下快门,就听见“Delete!Delete!(删掉)”一名中年印度男子忽然冲我大喊大叫, “有人快死了,等着烧尸体,你为什么要拍照?”我震惊中放眼一望,不远处的确散落着一个个冒着青烟的火堆,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火葬区!旅游攻略告诉我,每天都会有游客在这里为了拍照的事情和印度人发生冲突,甚至打斗。我吓得不轻,只好装作不明状况的样子,一边道歉,一边赶紧逃回宾馆。第二天换了身衣服,才敢再去那里看火葬。
恒河不仅是滋养印度人生活与信仰的母亲,更是通向天国的水道,而圣城瓦纳那西便是离天堂最近的地方。此生一定要去一次瓦腊纳西,能死在这更是再好不过,这是几乎所有印度人的共同信念。因为按印度教义,在圣城火葬,并将骨灰撒入圣河,灵魂便能免受轮回转世之苦,直接升入天国。每年都会有成千上万垂暮的印度教老人来到这里等死。瓦纳那西下游的恒河岸边,错落着十多个大大小小的火堆,24小时不间断地焚烧着自然死亡的老人。据说,焚尸的火种来自湿婆神降下的天火,已在火葬区的寺庙顶上燃烧了三千年。怀孕的妇女、小孩、被蛇咬了的人以及其它一些意外死亡的人都不可以在这里火葬,而是栓上大石头沉入河中。所以,恒河上不时会有浮尸飘过,当地人早已见惯不惊,唯有游客瞠目结舌。有意思的是,印度教里的高僧和那些意外死亡的人一样不能火葬。印度人说,那是因为神就在高僧心中,所以他们的身体是不能燃烧的,死后可以直接去天堂。
活着的印度女人是不允许进入火葬现场的,唯有外国女性享有观摩的“特权”。我原本以为火葬的现场极为惊悚,鼓起二十分的勇气前去。结果证明我多虑了——尸体被严实地包裹在金光闪闪的织物中,覆盖着美丽的鲜花,放进火堆中,立即被熊熊的烈火吞噬,看不到什么可怕的景象。最周到的是,印度人在尸体中放入了一些特殊香料,因此火葬现场弥漫着一股焚香的气息,而非我想象的尸体烧焦的恐怖味道,只有类似焚香的气息。中国人的丧葬永远充满了哭天抢地,而恒河边的葬礼却异常安静和肃穆,死亡的恐惧被神圣和庄严消解。一位负责火葬的工人告诉我:“对于死亡,我们不喜悦也不悲伤,眼泪只会阻碍亡灵升入天国的进程。”
印度的种姓制度在火葬区也有鲜明体现:种姓高的死者,会在岸边比较高的石台上焚烧,用的木材也是最好的;种姓低的就在河边焚烧,穷人甚至要靠慈善救济买木头。许多有钱人死去时都戴着昂贵的珠宝,尤其是那些婆罗门的女人,许多珠宝是无法被火熔掉的,而且死者家属也不会去灰堆里捡这些东西。因此每天黎明火葬相对稀疏的时段,不少印度人拿着大筛子到这里来淘珠宝,找到后就近在河边清洗,然后拿去变卖。
- 上一篇:上一篇:点评欧洲十大最精致“小”酒店
- 下一篇:下一篇:横贯墨西哥——感受充满传奇的铁路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