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土豆的超现实主义
从北京登机,经过10个小时的飞行,即抵达德国的法兰克福机场——作为欧洲第二大,世界第七大的机场,平均每分钟有1.66架飞机起落,意味着同时有4架飞机起降可谓家常便饭。然而奇怪的是,整个法兰克福机场却静悄悄的,五个整齐延伸而出的巨大候机大楼,使得机场犹如一只巨型的恐龙,而在这只“恐龙”的肚子——候机厅里,飞机的轰鸣声、广播声荡然无存,大厅里回荡着清脆的皮鞋声响,行色匆匆的男女,一律身材高大,金发黑风衣,彼此之间的交谈都近似耳语,即使是最呱噪的中国人,到了这里也会不由自主地压低声音——这个场景颇有点冷色调的超现实主义风格,但这就是德国,欢迎来到超现实世界!
欢迎来到超现实世界
作为超现实主义之旅的第一站,我们踏上的是“宝石之路”。这条长长的道路听起来更像是从安徒生童话里走出来的,全长70多公里,串联着34个小村镇,村镇里面遍布着各种颜色的宝石,里面的宝石以公斤论,一公斤紫水晶价格仅为区区几欧元——以中国人“一分钱一分货”的评价标准,它们通常应该很劣质,然而超乎你想象的是,这里有些宝石的质地之佳,连法国卢浮宫博物馆的馆藏宝石也难以望其项背。在“宝石之路”上,还坐落着一个大名鼎鼎的“宝石花园”,花园当中所有的花朵都是由各色的宝石雕饰而成,想象着宝石花朵在阳光之下熠熠生辉——依据《圣经》描述,上帝在天堂为人们建造的乐园也不过如此。
从法兰克福乘火车向西南行驶不到一个小时,宝石之路的中心城市伊达尔-奥伯施泰因便已进入你的视野。一进入城市,尽管已经做好心理准备,但是当家家户户外墙挂得满满当当的各种宝石原石引入你的眼帘时,你还是会被现实所震撼——被1万种宝石包围的施泰因人,以如此漫不经心的姿态,摆出它底子丰足的架势。当地的老人们大概已经见多全球各地大惊小怪的游客,正如宁国府的老太太见到初入大观园的刘姥姥,眯着眼慢悠悠道:宝石之路的由来与一户叫奥伯施泰因的贵族有关。六七百年前,这户贵族发现了这个 “聚宝盆”,加以开采的结果是,富起来的当地老百姓开始用宝石装饰房屋,不但挂满外墙,连教堂的雕画也用碧玉和玛瑙雕刻。“如今,几乎每个家庭都有宝石加工作坊。人们挂宝石,为的是辟邪,以带来好运气。”老人说。连店家也不能免俗,行走在城市里,我们时常能看到道路两旁温泉浴场门口挂着些绿色的翡翠,而咖啡馆挂的自然是咖啡色矿石。
在伊达尔-奥伯施泰因市中心,一个用宝石镶嵌的巨大地球模型常年闪耀它的光彩,其后耸立着一座22层高的现代化大楼——这是全球只此一处,别无分所的宝石交易所,为各种钻石、宝石和次等天然宝石定价和购销。在即将离开这座城市的时候,无法抵抗现实诱惑的人们聚集到随处可见的手工作坊中,与来自全球,不同肤色、不同国籍的“刘姥姥”一起,观看当地能工巧匠为宝石加工的绝活,借此了解一些宝石打磨和首饰塑形的奥秘,各种宝石打磨、雕刻等讲座也颇受欢迎,宝石工匠可以手把手教你用一块原石做成一件专属于你的首饰。或者干脆当一次“淘宝客“,去“淘宝区”亲自挖掘宝石——石泰恩克劳贝格的宝石矿道有欧洲最大的“玛瑙矿山”,只要支付少许费用,你就可以充分享受在宝石山上挖掘宝石的美妙感受。
保罗•佩特里洛访德:历史鲜活的米特
在意大利日报《Il Riformista》驻德记者保罗•佩特里洛的眼中,德国曾经被一道墙分裂,这段历史为这个国家打下的烙印,直到今天仍然留有痕迹。这是德国式的烙印,令人无法忽视。而这个烙印最明显的地方,当属米特——这个位于柏林城市中心的区域。这个区域曾经处于一种奇异的状态:一方面,这里是城市的中心,另一方面却又是东西柏林之间看管最严的边境地带。这是另外一种超现实主义风格,与“宝石之路”的璀璨色调不同,这个区域色彩更加复杂而斑驳,更具历史感和怀旧使命。
1989年柏林墙倒塌后,柏林的这个城区彻底换了新颜。派对人群开始聚集,紧邻奥兰宁布格街上的新犹太教堂,落户了许多艺术家,画廊在这里开业。大型购物中心纷纷迁到优雅的弗里德里希大街和菩提树下大街,原先它们都聚集在铁幕另一边,西柏林的橱窗——选帝侯大街。
德国的政治中心在1999年迁到了柏林米特区。总理府、入驻原帝国议会大厦的联邦议院以及为数众多的议员办公室,从此,德国的政治心脏在这里跳动。但这里仍然有很多地方能让人真切地看到、感受到历史。这里有博物馆和大大小小的纪念碑,它们通常就在原来的柏林墙附近,例如贝瑙尔大街,它曾把柏林分为东西两部分。
除了贝瑙尔大街,大概没有任何其他地方的柏林墙在建造时会如此粗暴地干涉柏林人的生活。在这里,柏林墙直接在长排的楼房下绵延而过,从而形成了超现实的场景:街道东侧的住宅就被划入了东柏林。在民主德国当局看来,房屋朝西的窗户是一种危险,他们先是把位于二层的住宅用砖砌死,随后又在紧急行动中把所有其他住宅都清空了。1961年9月25日(柏林墙最早的一部分是在8月13日夜里建造起来的),77岁的弗丽达•舒尔策从这里的一间住宅出逃,她从自己位于 29号楼房二层的窗户纵身跃下,西柏林的消防队员在下面拉着接跳布等着她。这位女士活了下来,她是幸运的,其他从窗户或屋顶跳下的人纷纷丧生。人们还在贝瑙尔大街下面挖地道,1962年,57名东德人从这条地道逃到了西部。如今,1998年为纪念东西柏林分割而建的“柏林墙纪念馆”缅怀着这段岁月。它是一座纪念碑,同时也是一个信息中心。只有在这里,人们才能看到当年柏林墙真实的样子。
当历史的追寻者离开柏林墙,朝着柏林米特区的中心——位于亚历山大广场的电视塔方向进发,场景就不再那么阴暗了。近90年前,阿尔弗雷德•德布林的小说《柏林亚历山大广场》中那些晦暗的人物曾在图尔大街、罗森塔勒广场、图霍斯基大街等这些街道中穿行,如今,这里是柏林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里已经很难再找到这座城市曾经分裂的印记。这里跃动着今日的柏林:这儿距离热闹的奥兰宁布格街仅几步之遥,柏林人、新柏林人和旅游者们在鳞次栉比的小饭馆中会面。到这里的一次短暂访问就足以使人断言:“我是一个柏林人。”
精致的餐厅、时尚的咖啡馆、购物廊和奢侈品店,遍布在菩提树下大街、宪兵广场、和弗里德里希大街,如今,这里看上去又恢复了大都市应有的样子。附近的查理检查站已经成为一座博物馆,门前有装扮成俄罗斯或美国士兵的外国导游讲述着柏林的历史,颇受游客欢迎。而在施普雷河畔的“东边画廊”,有一段布满绘画的、1.5公里长的柏林墙,它几乎正处在米特区和弗里德里希海因区的交界处。在这段河岸上,小河滩一个挨着一个,夏天到来的时候,柏林人在这儿的躺椅上晒太阳。就在今日遮阳伞挤挤挨挨之处,探照灯的光束曾在河面上盘旋,民主德国的边防军曾沿着河岸巡逻。牙买加河滩酒馆“Yam”、“Kiki酒吧”、“酒吧25”等,则恰好位于当年无人区的中央,“Kiki酒吧” 甚至就是围绕着一座东德人民军的旧掩体而建的。柏林庆祝着自由,每天如此。
疯狂的土豆
若问世界上哪个国家的人对土豆最狂热,绝对非德国人莫属。在下萨克森州,青年男女热恋时,会互赠对方一个土豆,因为“爱情和土豆一样宝贵”。如今的德国称得上很富裕,却对土豆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因为除了它的营养价值外,土豆还包含着“勤俭节约”、“朴实无华”等“土豆精神”,正像德意志民族一样。天气阴冷的德国,农作物产量低,曾经闹过多次饥荒,每一次,土豆都成为危机中的“救命稻草”。他们既把它当菜,又把它作为主食,靠一日三个土豆,德国人闯过了一次又一次危机,人们为此称它为“第二面包”。德国对土豆的狂热,甚至导致欧洲邻国趣称德国为“土豆国”。
最早引发德国人对土豆热情的,是弗里德里希大帝。18世纪中,瘟疫和自然灾害导致农业颗粒无收,饿殍遍野,弗里德里希大帝想起好种易活的土豆。但是怎样才能将土豆在全国推广,他想了个妙计。先是让王室女成员都戴上了土豆花,以示土豆的尊贵。接着,他又让士兵种植了一大片土豆,土豆长出来后就派最精锐的部队去看守,晚上再把军队撤回。结果好奇的农民纷纷夜里到地里去偷土豆,就这样土豆的种植得到了普及。弗里德里希大帝的军队在战争中也靠吃土豆坚持到最后胜利,之后,吃土豆成为德国军队打胜仗的“秘密武器”。直到现在,在德国波茨坦无忧宫里的弗里德里希大帝墓前,总是摆放着土豆。“在200多年的历史中,德国有10多次通过举国种植土豆,吃土豆,闯过了自然灾害、战后衰退、经济危机等。”慕尼黑土豆博物馆专家埃德哈德说。
如今,金融危机再次降临。勤俭节约的德国人又开始“大吃”土豆。在吃土豆这一方面,德国人花样翻新,无论是数量还是吃法都在世界上首屈一指,一日三餐至少两餐吃土豆,超市里各种土豆食品应有尽有:土豆粉,土豆条,土豆丸子,土豆烧酒,土豆蛋糕……还涌现出不少土豆新事物:土豆旅馆,提供与土豆有关的旅游服务;土豆纪念碑,所有为土豆事业做出过贡献的历史人物都被刻在碑上;土豆图书馆,从土豆的历史、趣闻到土豆的学术研究的书籍都能找到。
旅德小贴士
“童话之路” 哈瑙——艾尔费尔德——卡塞尔——大学城哥廷根——哈默尔——不莱梅
沿线景点:从格林兄弟出生地哈瑙出发后,可以经过童话“小红帽”的家乡艾尔费尔德,然后到格林兄弟曾居住超过三十年的城市卡塞尔,大学城哥廷根,当老鼠们听到笛子声便跟著吹笛子人走的童话“彩衣吹笛者”的发生地哈默尔, 最后以童话“不莱梅音乐家”的发生地不莱梅作为终点站。
阿尔卑斯山之路 博登湖——富森——加米施-帕滕基兴城市——泰根湖
沿线景点:以林道的博登湖为起点,跨越德国、瑞士及奥地利三国边界,尽享湖光山色后,到达童话国王路易二世的林德霍夫宫殿,和历时17年时建成的新天鹅堡。之后到达德国的最高峰-楚格峰。再到泰根湖,饱赏如诗似画的阿尔卑斯山麓, 最后一站是贝特斯加登。
- 上一篇:上一篇:德国人会主动跟你说HELLO
- 下一篇:下一篇:顶级夏令营,大狗再造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