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度假 > 主题旅行 >

沉静之美的苏格兰印象

时间:2010-10-05 00:43    来源:未知

湖中古堡

湖中古堡

天空下的岛

静静的一座岛,让你住下来,慢慢品味生活在别处的情调。

Isle of skye ?C 斯凯岛,从地图上看去, 这座长约80公里,最宽处不到8公里的小岛,几乎就是在大布列颠的天涯海角。实际上它是苏格兰最大也是最北的岛屿。而我们下榻的这座别墅旅舍就座落在这海角上的一片山坡上。

背对岩石,面向大海。每天清晨一睁开眼睛,我便趴在阁楼的窗口上,迫不及待和大海来一番对视。我的视野所及,及至天边地平线。再远,天水溶为一色,无边无际,人有眼力看不见的地方。揉揉酸疼的双眼,目光落在近处,亦蓝亦绿的海面上还浮着一个小岛。因为有了它,风景不因太空阔而虚渺。近处又是平缓起伏的草地,三五错落的房舍隐现在绿树丛中,颇有古代村落之风。

旅舍外有一大片平缓的草地。那里有一个面临大海的平台。平台上放着一个圆桌,还有几把椅子。住在这里的人喜欢清晨坐在那里喝咖啡,望着大海发呆。浑身沐浴在柔和,新鲜,婴儿般初生的太阳光里。此刻,心中就是有千般俗念,也不得不被围绕着你的灵气冲刷得干干净净。

每天我都担心爱这个地方太深,乐不思归。谁又能将旅舍当成家呢?这里原本是苏格兰历史上最富有的五大家族之一 ――麦可当娜拥有的无数地产中的一处乡间别墅。随着时代变迁,家族沉沦而变成了对外开放的旅舍。

古董建筑做酒店,在英伦三岛上比比皆是。尽管如今贵族精神也不得不向商业化让步,但在细微之处,你还是能看出来这里和一般酒店的不同品味。

这里虽然远离尘世,但从里到外透出的是一个“家”的感觉。

进入不见大门的庄园入口,四周全是参天大树。绿阴浓浓,鸟儿穿梭。

进入‘家’门口的签到处,只是一张很小的书桌。桌上早已摆好一张白纸,上面有你的名字,房间号码,一把古旧的长柄钥匙静静地等待着你的到来。

前台看不到电脑,电话也摆在不显眼的角落。你的行李刚进门时已被一个脸膛红扑扑的小伙子提上了楼。此刻,你面对的只是一对躺在圈椅上向你挤眉弄眼的玩偶。

初到陌生环境的压力一下子释放了。

坐在一楼起居室的壁炉前,厚重踏实的沙发,色彩沉稳典雅的窗帘,古香古色的地毯,一幅老油画更有夸张出来的怀旧,时光仿佛倒退了二三百年。

伊娜走过来了。她是服务员又像是女主人。她随手往壁炉里添了一块干柴,一边问你,是想喝咖啡还是茶。或者,她指着柜子上一排高矮不一的威士忌瓶子,请随便品尝。

可惜我不喝酒,而对许多到苏格兰高地旅游度假的人来说,威士忌的魅力实在难挡。

我点了晚餐的菜点,便和依娜聊起天来。

依娜是一位德国姑娘。四年前踏上这座天空下的小岛,便舍不得离开了。同时被她迷上的,是一位苏格兰小伙子。但这段浪漫情缘并没有持久。小伙子是一位执着的手工艺人,坚持住在孤岛上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一切木雕作品全用手工细琢细磨,不用机器,也不与市场妥协,日子清贫,孤傲。姑娘尽管对他一往情深,最终也无法适应日日月月与世隔绝的生活……故事并非可歌可泣,但也可见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挣扎发生在世界的各个角落。

晚餐的铃声响了,我还想在客厅里多坐一会儿。壁炉里火苗闪闪跳跳,照映着依娜那张娇美光洁,线条分明的脸庞。她那双又大又圆的眼睛里,分明泛着一层泪光。

信不信由你, 斯凯岛上的许多风景很象中国的山水画。比如著名的老人石下的一湾湖水。水面上有一座长满松树的小岛。一只垂钓的船静静地泊在湖上,坐在船上的人睡着似的一动不动。让你有一种不知身在何处的感觉。是在现代欧洲的一个岛上,还是古代宋朝的中国?

湖心小岛

湖心小岛

从泰若顿到多那哥

假如不是太贵,时间又赶得紧,真想在这名叫The Torridon Hotel 的旅舍多呆几天。

这家旅舍在Torridon Village (泰若顿村)。面对泰若顿湖不说,还正正对着一堵断背山。这山气势雄昂,如陡然竖起的大屏风。因为距离远,山脚下又散落着房舍,并不感觉有压迫感。倒是让人心胸豁然开朗。

这家酒店,我不用旅舍用酒店是费了点心思的。我不忍心将有特色的独一无二建筑的,远离城市的下榻之地称为酒店。但The Torridon Hotel 出名之一是有三百多种威士忌的酒吧,堪称酒之店。但最让我们留恋的不是酒是美食。

据说这里的厨师曾获过欧洲烹调大奖,手艺不凡。晚餐不由客人点菜,全凭他一手安排。可见他的自信。好在苏格兰的多数酒店住宿费里已含餐饮,不用担心付不起昂贵的大餐。

那真是一顿难忘的晚餐。

一共四道菜。头一道是用当地龙虾熬出来的鲜汤。白瓷盘上摆着一只小杯盏,浓浓的鲜汤呈金黄色,只一口已让人终生难忘。鲜美,浓郁,用龙虾慢慢熬出来精华汤汁安抚着你的舌尖,又流入你的胃,体内滋生出一种温暖安详的能量。

接着是三文鱼蛋卷。正餐是一道牛排里脊肉带火腿。最后是一道甜点――冰激凌上摆着鲜草莓。冰激凌鲜奶味十足,是当地的奶牛产的鲜奶制成。水也好喝,这里有自己的井水,还有自己的菜园子。我在菜园里看到各种食材,厨师根据时令安排客人的餐食,一周不重样。可惜我们无法一一品尝了。

这里还有一提的是它的图书馆。餐后你可以在古藏书籍里沉浸一会儿。服务生悄悄地问你,要不要来一杯咖啡提神?不一会,香浓的咖啡摆在了你面前。还有几片刚烘出的小饼干。

窗外的静湖在夜色里闪着一片片银光,远山已看不清楚了。

青青的山丘

青青的山丘

鱼儿怎样飞上了餐桌

我们在靠窗的桌子前坐下,眺望窗外的海湾。海上一只渔船正朝着这家餐馆驶来,确切的讲,是直奔向餐馆后的厨房。

别看这只是一家只有七八张桌子的小餐馆,多少人慕名而来,只是因为它有自己的打渔船,海鲜从海里捞起来,直接运到厨房烹调,如同鱼儿直接飞上餐桌。

到这里吃午餐最好,可以看到早上出海的渔船刚刚到港。厨房也提前接到通知今天捕到了什么新鲜货。你便可以下菜单了。

我们点了清蒸贻贝,炸白鱼,海鲜沙拉。

那道炸鱼香味扑鼻,放进嘴里松软可口,仿佛还带有海水的鲜咸味。

一边吃午餐,一边看海,这天地间似乎可以忘忧。

世外桃源里的艺术家

我一直好奇艺术家是怎样在天空下的小岛上生存的。一路上看到不少画廊,工作室的画册和活动广告,在这地广人稀的地方,艺术活动仿佛很活跃。

他?着马克思一样的茂密的长须,隐去了他的年龄。他伏在画案上一笔一笔的画着素描,不在乎外面的世界多快速多精彩。

他告诉我们,十七年前他和做摄影师的妻子到小岛上写生,一眼就爱上了这块世外桃源。他们把家从加拿大搬到这里,在荒地上盖起了自己的住室兼画廊。 一个画当地风景,只有一种形式,很细很细的素描风景;一个拍摄当地风土人情,从来不出小岛以外。

我们在这间小小的画廊里流连忘返,透过那一幅幅精细,笔锋峭拔的风景素描,一帧帧传神,取景巧妙的影像,看出这一对夫妇对自己的居住地充满了热爱。

我还是无法免俗的想,他们的生活来源仅仅靠卖画能维持吗?

他似乎看到了我眼里的疑问。微微一笑说,这十七年是我们最幸福的日子。我们的收入足够维持简朴,快乐的生活。

他在一笔一笔的刻画自己作品的时候,脸上总是浮现着笃实,满足的微笑。

窗外,一望无际 的原野,辽阔的天空。走出这座黑白色房舍,院前是鲜花盛开的花坛,后院里种植着果疏,除了鸡鸭,还有一只小狗,正在蹦蹦跳跳的捕捉蝴蝶。

我买下了他的一幅素描,仿佛将一幅现代版的世外桃源画面搬回家。

苏茜是一位陶艺家。她做的陶瓷茶杯造型浑朴,落落大方,象她本人一样的气质。我在她的工作室与她交谈,参观她的烧窑,胎瓷样品,学了不少手工陶艺知识。她是从加拿大退休后和丈夫移居到苏格兰小镇上来的。一边享受闲适生活一边做陶艺。到此地歇脚的旅游者见到她的工作坊里刚出炉的作品,纷纷买下作纪念品。也有不少订购者来自世界各地。我看上了一只乳白色的陶茶杯,她说这是仅有的一只,其它的已被人订购光了。看来她的经济效益也不错。

后来我在家常常用这只陶杯喝咖啡,里面盛满了苏格兰的生活情调。

古堡与花

古堡与花

遇见好人

不经意间车子钻进一条乡间小道。竟是别有一番情趣。

今天是礼拜天,衣着整洁的人群正从教堂里涌出来。他们大概还怀着对上帝的敬意,对生活的满足感,脸上荡漾着笑意。

当地人似乎很保守。当一个亚洲女子向他们问路,眼神刚一接触,便马上躲开,羞涩里略带好奇。与人交谈起来,才觉出他们淳朴,爽直。

村落无论大小,总是有一座教堂,教堂旁总是有一片墓园。

这座墓园靠近路边,陈迹斑斑的铁大门前不足以停一辆车。但墙上修建于1448的字样还是让人顿生敬意。

一座座墓碑沉沉静静地站立在那里。稀稀的阳光洒在铺满青苔的墓座上。高高矮矮的墓碑或残破或古旧,仿佛上百年来没有住进过新主人,但却种植着许多鲜花。墓园里不仅有沧桑,还透出动人的人情味。

一辆老式自行车停在墓园里,后座驮着一个小箩筐,筐里盛满青草和小铁锹。一个身穿帆布工作服的中年人正蹲在地上仔细的清除杂草。他是守墓人,还是为自己埋在这里的亲人扫墓?

离开墓园时,那位沉默朴素的中年人突然站起来,有些拘束的向我们问好。他是一个大高个,轮廓分明的脸膛上布满皱纹,还有一双纯蓝色的眼睛。我担心他会说,生人不该前来打扰这墓地的安静。而他却告诉我们,开车出门第一个拐弯一定要小心。“你们不容易看到对面的来车,非常危险!”他加重语气说。

这才明白墓园大门为什么不设车位。一堵墙正好挡住了视线,看不见右线驶来的车辆。

在我们拐弯上路前,只见他急忙推上自行车,站在对面公路上看有没有迎面来车。然后手势示意可以通过。

还没有来得及说一声“谢谢”,那位好心人已翻身骑上自行车渐行渐远。只见后座上的草儿青青。

(简妮/文 迈克尔-麦可利/图 此文节选自作者即将出版的《沉静之美――苏格兰印象》一书。书中有一百多张精美图片,充满知性的文字贯穿其中。)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内容投稿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三亚婚纱摄影
Copyright©2008-2011 www.VogueChines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风尚网 [ 蜀ICP备081098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