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勿打扰 酒店客人的隐私时代
请勿打扰
科技的世界,既是与人方便,也是成就懒人。发展到现在,柏林的丽思酒店,则实现了远程遥控,躺在床上,轻轻按动桌子上的“请勿打扰”键,外边的指示灯就亮了,下床也不用。香港的W酒店也是如此,两行小字(一个是请勿打搅,一个是请收拾屋子),贴在一本书上(假书),也是床边的一个按键,就让外边的人了然于心。
虽然简单,为了体现酒店的独特魅力,酒店在其设计上还是煞费苦心,为的就是简单的3个字:记住我。
西班牙文的请勿打扰
用动物“警告”你
其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简约的,就是一张卡片,上边写着字;现代的,则用电子控制;童趣的,会把小动物挂在上边的;质朴的,就完全用当地元素呈现,比方说一个中国结;直白的,干脆就以一个字“OFF!”,都柏林的Dylan酒店挂的是一个红色的天鹅绒的“Z”字。
动物是深受欢迎的元素之一,墨尔本郊区的百年老酒店Chateau Yering historic hotel的“请勿打搅”卡可不是个小玩意,不同的大毛绒绒的动物玩具盘踞在门口,其意思就是“请让我们的主人在里边休息,您还是先干别的。”同样在德国的St Goar的一家旅馆里,小熊就被悬挂在门把手上,上边写着德文的“Bitte Nicht st?ren”。美国科罗拉多州的St. Julien Hotel & Spa 用的是土拨鼠,上边挂着一个“DO NOT DISTURB”。苏格兰Dunkeld的Kinnaird睡觉前把一只穿着蓝色毛衣围着长围巾可爱的泰迪熊放在外边。英国的小酒店Lake Vyrnwy Hotel & Spa用的是“看门狗”这一招,不过,看起来这狗不怎么精神,毛茸茸软塌塌的,而且也不会叫。
许多地方喜欢用木刻作为元素。塞班岛的格兰酒店的“请勿打搅”土生土长,木制,上边雕刻着当地土著的头像和“Do not disturb”;老挝的琅勃拉邦Phou Vao Hotel是木刻的人像(头顶着长长的发髻);阿曼的Muscat Chedi酒店则分别是几种不同的古代人的头像,头部和衣服均有细节上的不同,但是姿势都是用手触唇的“嘘”。
葡萄牙文和英文的请勿打扰
记住这些外文可不容易
不光是设计,语言除了英语的“Do not disturb”以外,下面这几个你一眼扫过去能记住几个?
法语是Ne pas déranger,西班牙是No molestar,德语是Nicht st?ren,荷兰是Niet storen,意大利是Non disturbare,葡萄牙是N?o Pertube,匈牙利是Ne zavarj……
这些是需要记住的,图画总的来说好猜,但是文字的则看你的记忆力,万一放反了,要么你可能裸睡被人撞见,要么就是有人摁门铃把你给吵醒,哪一样估计你都不希望碰上。
德文和法文的请勿打扰
小心中了设计的“圈套”
西雅图的hotel Max,用的是“NOPE”,反之是“YUP”。圣地亚哥的Hotel Solamar则写着:Shhhhhh,I`m finding my inner self(嘘,我正在寻找自我)。有的干脆直截了当,纽约的Gansevoot酒店写着“啥都别做(Don’t do it)”,请服务员打扫干净,挂上“DO it”(干活吧)。有的没好气地写着“请走开(please go away)”或“leave me alone”(别管我),虽然言语有些粗鲁,但是充分证明客人的隐私不可侵犯。
搞怪的,还有商务连锁酒店Wingate Inn,有不同的黑白相片版本,例如爱迪生的大脑袋,一头张扬的白发,上边写着:Ideas Hard at Work(苦苦思索中),下边写着“请勿打搅”。澳大利亚的thredbo高山酒店,画的是一个几乎快要睡着了的雪人。有的画着垂下的百叶窗表示请勿打搅,半悬的表示可以整理房间。清迈的Yaang come酒店是画在木头上的,一个古装的女子,闭着眼睛的“请勿打搅”,手里拿着墩布的表示可以清扫。奢华酒店Loews hotels用的是狼头和狼尾来表示,狼头配的文字是“Heads,You’re in”,狼尾配的是“Tails,You’re out”。
不同的设计与极其俏皮的话,也让“请勿打搅”成为某些收藏者的偏好,洛杉矶本土的设计家David A. Keeps就是其中的一员。纽约的第一家W酒店让他手痒,马里兰客栈门把手上挂的绣花枕头,纽约海军酒店可以粘在金属门上的“请勿打搅”光盘(现在在David家的冰箱上)都是他的收藏品。
美国还专门组织了这样一个专业设计“请勿打扰”标识的比赛,获胜的格言很孩子气,让人忍不住想起自己小时候“妈妈,我再睡5分钟。就5分。”另外一个则凶巴巴的“如果你没有戴头盔,就别来敲门”。
- 上一篇:上一篇:SILVER SPIRIT 2011年环球启航之旅
- 下一篇:下一篇:德国 狂飙与迷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