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服饰产业急需领军人才
访上海服装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徐秀清
徐秀清,一位言语犀利,思维敏捷,做事极具锋芒又充满热情的女士。她始终为了一件事——服装事业而不停穿梭奔忙,并频频通过上海这个时尚大都会的舞台,向世界传递着她的理念和作为。
与新一代的设计师相比,时任上海服装行业协会和上海国际时尚联合会秘书长的高级服装设计师徐秀清无疑是元老级人物,她从1964年起就开始与服装行业亲密接触。与徐秀清面对面的时候,发现她迸发出来的思维并不总像论坛和聚会上那样的气宇轩昂,透出几分深沉,几分思考。原来,从事时尚事业也是“时刻如履薄冰”。
上海发展时尚产业的潜力
今年5月,由英国《金融时报》主办的国内首届顶级时尚品行业峰会在上海举行;6月,世界最有影响的奢侈品展览登陆上海……时尚产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和机构投资者,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聚焦在上海———这个将成为世界第六大时尚之都的城市。透过繁华,折射出的,正是正在迅速崛起的中国奢侈品市场和时尚产业的光芒。
最近几年,上海的时尚产业发展迅猛:成立上海国际时尚联合会,提出到2010年世博会举办之时,把上海打造成为继纽约、巴黎、伦敦、米兰、东京之后的世界第六大时尚之都,并投资约100亿元建设上海国际时尚城区。
“上海具备成为第六个世界时尚之都的天然优势。”徐秀清表示,十几年来中国服装总产量和出口量一直雄居世界第一,已经远远超过意大利、法国等。但由于中国服装的国际知名品牌很少,不能实现服装的高档化和高附加值,限制了中国服装业的产业升级。
“现在我们已经意识到品牌的附加值,如果上海成为国际时尚之都,‘made in china’就会成为一个品牌。这个品牌会平添国内服装的附加值,会让国内的品牌更容易走上国际舞台。”徐秀清这样预言。
顶级设计大师难觅目前中国服装服饰行业的领袖品牌80%以上都将总部或者设计中心、销售中心设在了上海,前100位国际顶级品牌中有70%都将逐步落户上海。国际、国内领军品牌的入驻,将会让上海成为时尚中心,从而引领世界时尚趋势。但令徐秀清惋惜的是,在市场上有竞争力、为世界熟悉的本土时尚品牌少之又少。
究其原因,归于中国服装界“圈内有名,圈外无名”,设计师众多却惟缺像乔治•;阿曼尼、路易•;威登、迪奥这样的顶级大师。
徐秀清说,上海想要打造“时尚之都”,优秀的时装设计大师是不可或缺的元素。国际服装业竞争非常激烈,海外大批的大众品牌对中国本土品牌形成了强烈冲击。这种竞争之中,中国服装产业表现出了一个突出的问题——设计师品牌力量薄弱。拥有强大的设计师品牌,甚至零售品牌,就能应对来自国际市场的冲击。
国际品牌运作人才匮乏
在时装品牌建设、品牌管理的过程中,国内同样没有资深的品牌经营管理人才。徐秀清直言,现阶段优秀的时尚人才,特别是真正了解高端品牌管理与运作的时尚企业管理人才的缺乏,已制约了企业的品牌建设。
“品牌管理是个系统工程,它不仅属于营销策略,更属于战略范畴,这就不是普通的中低层员工能够解决的,而需要决策者决定,这样对决策者的要求就很高,可惜的是,中国缺乏此类领军型人才。”
“尽管国内有很多时尚企业经理人,他们有的正在创建自己的品牌,有的经营着不少品牌。但由于时尚行业兴起时间短,绝大多数经理人缺乏品牌运作、品牌管理经验,缺乏好的理念、工具、方法,不清楚国外品牌运作的规则。”
中国服装业正从简单的“衣服”向“时尚”转轨。与时尚要求的个性化对应,服装业正迅疾步入国际化和多品牌时代。“尽管目前国内服装设计潮流与国际间还存在差距,但中国服装业的‘名牌战略’必须建立在国际化品牌属地化运作的基础上,这是毋庸置疑的。”徐秀清斩钉截铁地说。
加速培养人才
目前,一个强势人才培养网络在上海已经形成。东华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拉萨尔国际设计学院、中法埃菲时装设计师服装学院、上海大学———巴黎国际时装艺术学院,以及众多服装教育、培训机构,正在为培育服装企业及时尚产业人才搭建平台。
为推出更多的设计新秀和设计师人才,上海世贸商城特意组建了“时尚设计谷”,吸纳国内知名设计师入驻。与此同时,服装行业协会培训部主办的“服装制作技能培训师”、“服装设计培训师”、“服装管理培训师”、“服装营销培训师”等课程也相继开课。
此外,“中华杯”男装、女装、童装、内衣等四项国际性权威大赛,均“力挺”本土设计师,希望从中挖掘、培养具有潜力的优秀设计人才。
在高端管理人才的培养方面,从今年9月起,法国时尚学院(IFM)与法国巴黎高等商学院(HECParis)及中国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合作,联合开设高级时尚管理培训项目。该课程从全球化和创新、品牌管理、沟通和零售、时尚文化、价值链和商业模式、产品策略和时尚产业的精髓等七大模块,全方位打造高端时尚产业管理经营人才。
- 上一篇:上一篇:Celux:用定制奢侈服务 勾引全球富豪
- 下一篇:下一篇:D&G时装广告大片的宫廷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