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服饰 > 流行趋势 >

高级定制:生存,还是毁灭?

时间:2010-10-11 19:49    来源:外滩画报


  尽管有人预言说金融危机将导致没落中的高级定制世界的彻底灭亡,新一季的巴黎高级定制发布却宛如废墟上开出的鲜花(Karl Lagerfeld 的白色纸花),展示出了这个小世界那令人敬畏之美,以及手工艺传统所能达到的全新辉煌高度。不论是业内人的努力,还是新客户的增长,都证明了高级定制向现实屈服的时刻还没到来。从任何方面看,即便算上设计师和所有制作者,高级定制都只是与全人类中极小一部分人有关的事。Chanel 精品部总裁Bruno Pavlovsky却在本次时装周上坚称:“高级定制是每个人的。”在某种程度上,他说的是对的,毕竟在这短短的三天里,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在巴黎,尽管看上去它与你我毫不相干。

  经济危机并没有吓退高级定制时装的从业者——这一正在没落当中的小小世界。当Karl Lagerfeld 被问及经济对本季高级定制是否有影响时,他回答说:“不过是聊天时多个话题而已。”

  每天有数以万计的人失去工作——在这种情形之下,大多数人可能认为这种专门销售天价时装的产业起码应该自觉有点不合时宜。毕竟,假如消费者们连一条标价499 元的H&M 迷你裙都不舍得买的话,那么Christian Dior 的销售数字呈现下跌趋势也是合乎逻辑的吧?然而事实并非如此。Dior 公布的2008 年销售增长率为35%,Chanel 则是20%。

  我们一度指望这场信贷危机能给西方世界来个彻底的大扫除,将人们带回标价更为合理的时代。不过奢侈品市场显然是个特例。打个比方,尽管前银行雇员们不得不开始领取失业救济金,他们的上司,那帮银行总裁却还在飞快地抓取分红。在时装业发生的事情也正是这个道理。高街品牌举步维艰,因为它们的顾客——中产阶层人士们——无一不遭受着经济危机的威胁。而高级定制的新顾客们——来自俄罗斯、中东和中国的富翁们一点也没有受到影响,他们依然开开心心地在买进那些标价高达7 位数的时装。

  此外,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信贷危机在某种程度上反而促使消费者们买得更多。为了保住至关重要的广告客户,时尚杂志开始向读者们灌输一种名为“投资型消费”的理念:购买一件特别贵的东西,例如Hermes皮包,或是高级定制服,不要去买10 件相对便宜的东西。不过现实也并非一片光明。法国的奢侈品世界向来被视作神圣不可侵犯。当Chanel 最近宣布将削减200名员工时,《巴黎人报》(Le Parisien)称之为一枚炸弹。

  鉴于Chanel 的拥有者Wertheimer 家族从不向外界谈论他们的生意,这条新闻真的很令人震惊,且揭示了该品牌目前的真实情形——Chanel 自称他们去年在所有领域都有销售增长,而首先报出裁员消息的是工会组织。十年以前,Yves Saint Laurent 的前任主席PierreBergé曾总结过高级定制当时所面对的问题,他将这一行业称为“做生意的对立面”。一场穷奢极欲的定制发布会到底有何价值?对此人们其实已经有所认识:你可以用它来推销更便宜的产品,比如太阳眼镜和香水。而尽管如此,想要抓住高级定制的真正价值还是变得越来越难,那就是要运用各式各样的手工艺做出精美绝伦、独一无二的服装来。

  从今天算起,十年以后,假如我们还能看到两三家时装屋在坚持一年两度发布高级定制系列,那就已经算是很惊人了。制作一件全手工的高级定制服所耗费的高昂人工成本当然是这一行业衰落的重要原因,除此之外,设计方面专业知识的短缺也将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要知道,Lagerfeld 先生目前已经是70 出头了。

  高级定制服那天文数字的价格决定了它的常客名单不会很长——不是数千,而只有数百。尽管美国的客户数量在2008 年有所减少,来自中东的客户却把缺口补上了。在今天的巴黎,这个名单的变动让人们乐观地认为,时装屋在普通客户流失上所遭到的损失能够通过高级定制新客户的增长补回来。听起来很奇怪,不寻常的服装永远都能找到买家:石油大亨的娇妻和爱女,抑或是某位梦想着穿上定制婚纱的姑娘。Chanel 精品部总裁Bruno Pavlovsky 表示,该时装屋在2008 年的高级定制服客户多于2007 年,而他在2009 年还期待能有进一步的小幅增长。Dior总裁Sidney Toledano 也透露,过去两年当中,该时装屋的定制时装顾客都有所增加。当然,总数相对而言仍然很小,但已经足够让Toledano先生嗅到人们的兴趣。“我们必须在这一工作上投入更多精力。”他说。

 50 年后的巴黎

  半个多世纪之前,Dior 先生在二战结束后不久发布了他的“新风貌”,带来了一场衣橱革新,也为战后经济复苏中的人们带去了快乐和慰藉。半个多世纪之后,我们正面临一场全新的转折,有人说经济危机将宣判高级定制的死刑。看看巴黎吧,他们说错了。1956 年,英国观察家报的时装编辑Katharine Whitehorn 首次报道了巴黎高级定制时装周,并在整个1960年代从事这项工作。今年1 月底,她重返巴黎秀场,再次目睹了这个世界。几乎所有的事情都改变了,然而秀场的混乱、魅力、热情和怨气却毫无减退。

  有些事不会改变—时装编辑、买手、看热闹的人和希望获得注意的人争先恐后地赶往巴黎的高级定制发布会会场,人群中持续不散的极度兴奋,场内的高温和场外的严寒(对穿皮草的人而言着实不好受)。想要亲眼目睹整个新系列,你就必须穿得严严实实站在那儿洗桑拿,因为在开场前喝了点香槟,头还有点发晕—一样也没有变。另一个事实也丝毫没变:你必须一遍遍地反复提醒自己,眼前所见的这些荒诞不经的设计并不是为了实穿而进行展示的。它们的意义在于,将特定的廓型重重锤进你的脑海之中,而那些为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所制作的服装,说到底也是发端于此。然而从1960 年代至今,也可以说差不多一切事情都已改头换面。

  场地

  发布会早就不在半个世纪之前的场所举行了。过去,新系列的展示都直接设在时装屋自有的那些香气四溢的沙龙里,今天,发布会则移到了其他场合—可以是蓬皮杜中心那乍一看好像废弃工厂的整个底层(ChristianLacroix),或者是在罗丹美术馆的庭院里搭个可容纳至少1000 人的巨大的黑色帐篷,成排成排的观众仿佛看足球赛似的看着模特们从一面做成中世纪彩色玻璃窗的半透明墙壁后面走出来(Christian Dior),抑或是曾属于某家银行的巨大房间,四壁被纸花装点得美不胜收,整个空间都是雪白的,看上去恍若《冰雪皇后》中的童话仙境(Chanel)。

  观众

  现在与过去之间有个令人惊诧的区别,那就是如今差不多每个人都在发布会现场拍照。这里所指的并不是伸展台尾端那群装备了长枪短炮的专业摄影师,而是场内其他那些手举拍照手机的人。在1960 年代,高级定制时装屋对保密工作持有一种近乎偏执的态度,他们害怕设计被人抄袭。 现场观众甚至不许画草图。其实这并不妨碍买手们找个有超强视觉记忆力的人,在发布会结束之后跑回店,把脑子里记住的一切飞快地画出来。媒体对新系列的报道都受到日期限制,在发布会结束一周之后,杂志才可能获得拍摄许可。你必须先找模特,再挑衣服,然后回到时装屋去拍你的照。

  新版图

  时装产业的组成方式与今天也大为不同。巴黎首当其冲,全世界都要跟随它。纽约还没有进入游戏。意大利也才刚刚起步而已。一年只有两个截然不同的发布季。大街上随便哪个女人都会说:“我要去买件春季外套。”商店不是一年四季随时都有新货,一年只有两个主要的进货期。在每年的一月份,商店里可能除了棉质上装之外什么都没有。

  新潮流

  曾几何时,每一季都有一个主要的色彩。“《Vogue》说当季色彩是非洲堇色。”《星期日泰晤士报》的编辑Ernestine Carter 也拥有与《Vogue》相当的影响力。除此之外,当时的人老是纠结于裙子长度的问题。Dior 在1947年把裙长降低了1 英尺,他的“新风貌”带来巨大的影响,所有人的衣橱都在一瞬间过时了。当然,这也是一场赌博——在战后不久就这样大幅度地增加一条裙子的制作用料。在“新风貌”的首场发布上,Dior 先生可能一直紧张地流汗。而他的成功使得下摆长度在1950 和1960 年代成了至关重要的问题。如今的裙长多种多样,而不同品牌的风格则截然不同。时装屋会配备自己的明星:Armani 有Glenn Close 和英国皇室成员Helen Taylor 女士,Chanel 有Keira Knightley。

  过去,人人都相信时装来自于上层建筑,而不是街头巷尾,更不是电影。在1962 年,Dior 推出了一款被称为“蓝色牛仔”的连衣裙,裙子表面可以看到明显的针脚,当时每个人都在谈论它。而现在,几十年之后,甚至连伟大的Balmain 也公然出售机车牛仔服,还希望它们能在Harvey Nichols 店里卖断货。

新业务

  今天,不少时装屋既做高级定制,也做高级成衣。还有一个发展中的趋势,那就是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成立男装线(痛心疾首吧,萨维尔街!)。高级定制仍然占据着重要地位,它们全部以手工制作,新顾客被老顾客介绍到时装屋去,并会拥有固定为自己服务的女店员。由于一件衣服要价高达几十万至数百万人民币,在交货前都不要求客人付款,顾客本人的身份地位对时装屋而言就至关重要。店员会说:“要知道这个客户的分量如何,看看她珍珠项链的搭钩,你就心里有数了。”不过就连这也不一定能说明她保证会付款。Balmain 的董事Ginette Spanier 说过,巨富们也喜欢捡便宜,她总是开出高于实际的价格,再好心地把数字减到实际水平。

  在过去的日子里, 人们曾因为Balenciaga 和Givenchy 所制造出的纯粹之美而产生敬畏之情,今天,Chanel的春夏高级定制系列再次做到了这一点。旧日令高级定制显得如此特别的缝制和刺绣工艺,今天仍以同样的方式被使用着。Chanel 拥有技艺精湛的手工作坊,并慷慨地准许其他时装屋的调用。很多事情改变了,但这幅时装长卷中仍保留了不少昔日的精髓:废话连篇,艺术,歇斯底里,对设计的热情,艰难的,甚至是残酷的商业考虑,太浓的香水味,一场由香槟、同性恋及世仇所组成的大混乱,以及数不尽的奇人轶事。

  索邦大学的安全路线

  套用一句罗马的古话:他们来了,他们见了,他们发言了。可惜的是,Pier PaoloPiccioli 和Maria Grazia Chiuri,这对曾作为配饰设计师为Valentino 效力十年之久,如今一起成为这一传奇意大利时装屋设计总监的搭档,并没有成功地征服高级定制的新世界(600628,股吧)。Valentino 的春夏高级定制发布会定在巴黎索邦大学的圆形剧场内举行。四周的圣人像向下俯视着身着华服的模特。之所以选择这个地点,据Piccioli 解释,是因为他们想将自己所面对的挑战看作是“一种积极学习的方式”。

  衣服很美,剪裁无可指摘,制作工艺极其成熟。然而在整个系列中完全看不到创意的闪光,而这恰好是真正的高级定制艺术的标志。

  真正的高级定制服设计师,去年刚刚退休的Valentino Garavani 与同伴GiancarloGiammetti 一起坐在第一排。在进入索邦大学的圆形剧场时,他像个凯旋的英雄般获得了众人的致意。他微笑着,当模特们最后在镜面式伸展台上列队走过时,他看起来好像在强忍泪水。然而与其他的很多观众一样,他不得不承认,与其说新系列是照亮未来的一道闪电,倒不如说是来自过往的一股气流。它是对他已有成就的大淘金,而不是超越大师之作的重要时刻。

  带优雅、合身上装的象牙色羊绒套装,及膝A 字裙,奶油色短外套和连衣裙—相当的Valentino。花边、鸵鸟毛和宝石饰品都展现出了前设计师对轻快的女性风格和华丽装饰的热爱。我们甚至还看到了标志性“Valentino 红色”的雪纺长裙。“我们想要赞美Valentino 的精神,以及高级定制的精神。”Piccioli 说。“还要为个性欢呼。”Chiuri 说。Tom Ford 离开Gucci 之后,有种观念开始盛行:品牌第一,设计师第二。时间证明这在高级成衣界这行不通。而在高级定制行业,对整个设计过程的激情是至关重要的,它像技巧、技术和经验一样不可或缺。设计师就是最无可替代的元素。高级定制必须具备魔法般令人敬畏的力量,这是只有设计师才能制造的。然而,一旦你明白了魔法的窍门,你也就不会去关心那个魔术师了。

  时装帝王的试验领地

  Armani Privé 在高级定制的帝国里是个新角色。这一季,他将自己的视角转到了中国——宝塔袖、过膝裙,加上从手袋和腰带上垂下的穗头—一切都与这位意大利设计师那种简洁流畅的现代风格大相径庭。“我始终都对中国着迷—但不是今天这个人人都穿运动鞋的中国。”Armani 在后台说道。当然,比起伸展台上那种有点满清宫廷式样的高跟鞋来,他那些优雅的顾客,比如Claudia Cardinale 和Glenn Close 说不定还更中意一双实穿的鞋。

  如双塔般高高耸起的肩部,向上挽的袖口,被束缚在窄裙中的膝盖,手绘花纹的面料—我们找不到什么“熟悉的”Armani 美学。优雅流畅的剪裁和行云流水般的色彩被中国帝王的长袍和紫色、黄色、红色等漆器色彩取代了。看起来,Privé 成了Armani 的“小演员”—一件用来实现所有在成衣上无法实现的幻想的玩物。他有探索和创新的权利。不过考虑到近几季以来,设计师已经建立起了一个钟爱他那内敛雅致风格的顾客群体,这么做似乎不怎么恰当。高级定制需要疯狂的创造力,不过衣服也是用来在艰难的时刻抚慰人心的。

 电视明星与风俗画家

  John Galliano 喜欢强调Dior 的高级定制系列与精美艺术品之间的联系。今天,在Dior 的春夏高级定制发布会上,17 世纪荷兰风俗画家们的精神力量被召回了伸展台。凡·代克最喜欢画的那种华丽的羽毛帽子与模特们精心修饰的松散发型相得益彰。绑得紧紧的束胸衣搭配以不对称设计的短裙,看起来就像是穿着者匆匆忙忙地将床单在腰间束了起来。在目前这种艰难的时期,可能会有人对这个充满幻想色彩的系列提出质疑。不过别忘了橄榄球赛上人们常说的一句话: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有人预言说全球经济不景气意味着高级定制的终结,因此设计师们发起了十成火力,来反击这一言论。

  John Galliano 宣称,今夏的风貌将“比Dior 更Dior”。迷人的蜂腰,裙摆宽大的连衣裙,配以带有怀旧色彩的蓝紫色和艳黄色—这些色彩不仅出自于油画家们的作品,也来自于Dior 最知名的那个系列:1947 年的新风貌,自然而然地,它们令人联想起了那个休整和复苏的年代。但除此之外,还有什么令你觉得似曾相识的吗?提示:《绯闻女孩》。是的,一切就仿佛是将本季BlairWaldorf 带点1950 年代风采的衣橱和凡·代克的油画笔触及夸张的廓型糅合在了一起。高级定制本来与普通人无缘。然而这一季,你不必花钱就能真切体验到它的精髓。很简单,每周三晚上,你可以打开电视看《绯闻女孩》—免费的。买本凡·代克的画册—完全负担得起。这样一来,你就跟Galliano 最忠实的顾客平起平坐了。

  时装大师的个人追求

  质朴的白色纸花装点着Chanel 的发布会场馆。假如说这听上去像对历史转折点的隐喻的话,那么Chanel 的春夏高级定制发布会也确实是高级定制时装周的定性之作。

  “我想要些新鲜的东西,从头开始,全新的姿态—而白色纸张就是奢侈的顶点。”Karl Lagerfeld 说道。

  在这个变动的背景之下,仍坚持在巴黎进行春夏高级定制发布的时装屋只剩下一小撮。然而的大师们不会屈从于低预算的奢华,他们宁愿用创造力来抓住些许希望。

  Chanel 的发布会完全由白色和黑色组成,为轻快的夏装赋予了一种图解式的前沿感。整个系列在视觉上和工艺上都完美无瑕。Lagerfeld 拥有一种特殊能力,总能找到数不清的方法来展现一个创意。他就像一只停在叶片上的苍蝇,坚持探索叶片的每个角落。而叶片也慷慨地对他言无不尽。

  这一系列显得质朴,具有装饰性,引人入胜。带肩盔的夹克衫能遮住上臂,裙子是双层的。虽然胸前可能有墨黑的双排扣,腰线可能是黑色的,这些服装的主体都是白色—蜂窝凸纹布、精巧的蕾丝、细小的水晶装饰以及金属片组成的花样—最后所达到的效果既轻柔,又强烈。

  此外值得一提的还有那些由日本发型师加茂克也(Katsuya Kamo)制作的帽子。它们就像戴在头上的白糖泡芙般松软。Lagerfeld 与高级定制的过往有着深刻的联系,对当下的情况也心知肚明。多年以来,他同Chanel 的手工作坊达成了一种完美的合作关系。很难想象会有比这更美丽、更完满的高级定制系列了。

风尚旗下网站:  风尚中国 | 风尚网 | 时髦网 | luxe奢侈品网 | 型男网 | 奢侈品网 | 奢迷网 | 度假网 | 翡翠迷 | 我爱表 | 婚嫁之家 | 游艇网 | 私人飞机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内容投稿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时尚网  |  奢侈品 | 奢侈品牌排行榜
Copyright©2008-2011 www.VogueChines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风尚网 [ 蜀ICP备081098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