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mes爱马仕“锦绣梦想”丝巾展
作品名称:世界之光
创作年份:2007年
作者姓名:Hilton McConnico
说明文字:十二幅方巾图案与巨型灯笼融为一体,为我们照亮了异域文化与韵律。
作品名称:骑士圆舞曲
创作年份:2007年
作者姓名:Hilton McConnico
说明文字:从地面到天花板,一派木马旋转的景象,而丝绸的质地更给人栩栩如生的感觉。
作品名称:丝绸等式
创作年份:2007年
作者姓名:Hilton McConnico
说明文字:通过名为“拿出蜡笔”、“线团迷宫”和“游戏棒”的丝巾,
Hilton McConnico试着给出了充满幽默的回答,但那几支白色粉笔分明是邀请参观者想象更多可能的回答。
作品名称:图像的力量-彩色 ;图像的力量-黑白
创作年份:2007年
作者姓名:Hilton McConnico
说明文字:有聚焦对称效果的展厅里, 光线被切分打碎,Hilton McConnico所要展示
的是图像的力量,七方丝巾画面中的细节被放大在黑白光线下,继而又被彩色光线凸显无疑。
作品名称:精致的力量
创作年份:2007年
作者姓名:Hilton McConnico
说明文字:展厅天花板上垂下一块水泥制成的方板,由数根细绳维系着,底部挂着一枚最娇嫩的蚕卵。
透过顶上的天窗,蓝天与白云在参观者的头上尽情奔跑,一如爱马仕的精彩创意。
多年前看过一个爱马仕的丝巾的帖子,里面都是它设计的现代图案的线条、动物、植物等,印象非常深刻。后来到了电车男的爱马仕杯子,才知道这原来是法国奢侈品,刚刚故去的歌王帕瓦罗蒂就喜欢在脖子上挂它的丝巾。。。
看起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到了Hemès觉得可以来开专卖店的程度了,所以有了上海美术馆的这个展。买不起它丝巾,花20块钱看一看也是好的,这是我看之前的想法。看完以后发现和原来预料的完全不一样。
整个展览是用一个童话故事串起来的,灯光、音乐都让人觉得非常柔软和梦幻。内容么,就是丝巾了。法国人和中国人有一个共同的毛病,就是喜欢炫耀祖宗的光辉。下面两张是以法属非洲为题材的。这块方巾么,大致相当于我们的56个民族56朵花。左边这块是用丝巾糊的灯笼,也是非洲人形象。
非洲动物。。。我喜欢。话说,看这个展之前我去隔壁的上海大剧院画廊看了"从西藏到东非 吴一非 贺盈盈双人摄影展",里面就有超多肯尼亚的动物,大象狮子羚羊斑马猴子,风景和人看起来也很赞
缅怀殖民地不能落了美洲。。。 拎着法国王室蓝地金百合花旗帜的骑士来到加拿大殖民地对身姿妙曼的印地安少女表示和平。。。谁信啊!!!
愤怒的印地安酋长和鱼。这好像说的是密西西比河殖民地,后来卖给美国的那地方
中国人是最讲政治的。。。法国人并列第一。所以Hemès搞了些苗绣和侗绣来展出表示对中国文化salut.....话说我国庆要去贵州最后的苗疆看苗族和侗族风情啦:-)
形状是一个蒙古包的旋转马房间。屋顶和那块十二马方巾是在一直旋转的
如果世界失去了颜色会怎么样
上面的图是一个房间内,悬挂的板子正面是彩色的丝巾,反面是同样图案黑白的丝巾。这个让我想起了以前在论坛上见到的一个人的签名档图片,里面是一个女子坐着看镜子,镜子是大块的平放着的。镜子里人的倒影是彩色的,而人却是黑白的。那个人给的标题是"一个人的精彩,只给一个人欣赏"。
作为植物爱好者不能放过这个, Fleurs de Fuchua( flower of Fuchua),谁能告诉我这是什么花?另外,这个蜜蜂真是太丑了,不能忍......
这种才是我预料中的生活气息的Hermès丝巾
船帆带来海洋的气息。这个装置想法不错,船帆丝巾在海浪中浮沉。这块丝巾,总觉得在哪部电影里看到过。。。
Hermès的丝巾都是手工制作,这个怎么说呢,手工和机器的区别,有点像及胶片机和数码机的区别。更远一点说,像画像师和胶片相机的区别。在没有相机的时代,只有少数王公贵族才可以通过画像师留下自己的影像。而有了胶片相机,平民才进入了影像世界。到了数码,才真正是进入了相对自由的世界。丝巾的制作现在是完全可以编程实现的,Hermès坚持手工,除了性能上的那么一点点差异,是为了维持它的社会等级,所以,俺还是只能看看啦。 更多图片见相册。不过容许我感慨一下,丝绸的细腻,不是照片能够表现的。
- 上一篇:上一篇:恋上清丽脱俗的轻纱羽衣
- 下一篇:下一篇:李冰冰华表封后身价飙升 GUCCI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