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马才算奢侈品——中国奢侈品消费真相
神马才算奢侈品 (崔泓 绘)
□郭敦
两条关于奢侈品的消息夺人眼球。一是《环球时报》引用外电说,未来10年中国人将消费掉全世界近半奢侈品,而更为荒唐的是,消息毫无依据地称“二奶”是支撑起中国奢侈品市场的主要力量。另一条比较可靠的消息是,国税总局官员透露,目前,国税总局正在酝酿降低部分商品的进口环节税收,让这些商品以正常途径进口,防止税收流失,有媒体据此称进口奢侈品有望减税。消息与消息之间有什么关系,没法儿琢磨,可以想象的是,将来国内买进口商品可能更便宜一点了。
前一条消息很明显属于臆测,试想“二奶”这个群体怎么去调查取证,又怎么得出其具体消费数据?如果真能调查清楚,那也应该通知反腐机构,而不是税务总局。可是后一条消息却值得仔细解读。在新闻文本里,被用来举例证明可能获得减税的进口商品,居然不是LV、Prada等大牌,而是明治、Karicare等日本、新西兰的奶粉。真是叫人激出一身冷汗。奶粉虽然不是菜皮,但也算不上是奢侈品吧。跑到日本超市里,一罐一阶段的明治奶粉不过2000日元,折合人民币160-170元,比不少国产奶粉还便宜。到底神马叫奢侈品?
要说奢侈品,上海人想起南京西路或者外滩那些华丽的橱窗,其实展览中心每年会搞的那种富豪展览会,展出的游艇、珠宝……那才叫奢侈。再退一步来说,一些进口品牌的箱包、服饰等,虽然功能上和日常用品没什么区别,不过打上了世界知名的品牌,价格高得离谱,勉强也能算是奢侈品的一种。不过在海外,真正的奢侈品还是局限于前一种,后一类并不算奢侈,因为价格上大多数人完全承受得起,在很多所谓的奥特莱斯里,也就像白菜一样打折甩卖,实在没什么奢侈可言。就比如说进口牛仔裤,在国内动辄千元、数千元,如果用收入比来衡量,与七浦路几十元的牛仔裤相比,当然算是奢侈品,但在国外,这种牛仔裤也就几十美元,用当地人收入衡量,跟七浦路也没什么区别,就算是中国游客也完全在可承受范围内。这就难怪中国人出国旅游总是变成购物游。没办法,物价差异太大,随便买点什么,回去就成了奢侈品,老百姓为了争取一个扬眉吐气的机会,当然会忍不住多买一点。
所以,在海外媒体不负责任地吹嘘国人消费能力时,我们自己心里得明白,中国人哪里谈得上是疯狂购买奢侈品。海关的检查人员最有发言权,请他们报告一下大批归国游客的行李,里面真夹带了什么了不得的奢侈品吗?是有几克拉的大钻戒,还是几块世界名表?我看基本上还是那些女同志的瓶瓶罐罐、衣服包包,男同志的手机、ipad,当然现在还会不得不给小朋友再添两听奶粉。就那么些玩意儿,还得混进中国人消费奢侈品的唬人数据里面,还希望国家税务总局减一些免一点,同时不要忘了税务总局说的那句话——“防止税收流失”。作为消费者和纳税人,你得拎清楚:现在给减一点税,可不是为了让“奢侈品”不那么奢侈哟。这就是浮云朵朵的中国奢侈品消费真相。
来源:解放牛网
- 上一篇:上一篇:大牌奢侈品密集进驻首都机场
- 下一篇:下一篇:奢侈品的中国定位——贿礼还是“大白菜” 奢侈品消费文化亟需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