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新奢侈品 > 奢侈观察 >

欧莱雅“逃税门”日渐升级 萨科齐再次成为焦点

时间:2010-08-09 00:27    来源:经济参考报
莉莉安·贝当古:“逃税门”中“欧莱”不“雅”   从最初的母女争夺财产对簿公堂,到将法国现任总统萨科齐卷入政治漩涡,欧洲女首富、欧莱雅集团创始人之女,现欧莱雅集团最大股东莉莉安·贝当古执掌的欧莱雅集团,正面临着“逃税门”事件调查,如同英国石油公司的漏油事故一般,后续问题源源不断。   欧莱雅深陷“逃税门”萨科齐再成焦点   最近,欧莱雅首席执行官让-保罗·安巩在中国宣布正式发布其首份可持续发展国别报告,表示欧莱雅要争做中国的企业公民,一方面十分关注自然环保,另一方面积极在国内开展公益活动。   但身为法国的企业公民,欧莱雅在国内已经被调查得焦头烂额。一场“逃税门”的丑闻危机,引发了一系列连锁效应,就连法国总统萨科齐也被卷入。   欧洲女首富、欧莱雅集团创始人之女,现欧莱雅集团最大股东莉莉安·贝当古日前被曝:她可能为逃税而隐匿高达数千万欧元的海外账户。这在法国引起轩然大波。   丑闻开始于一个摄影师。巴尼尔是贝当古十分偏爱的摄影师,贝当古曾先后向巴尼尔赠送了约10亿欧元的财物,其中包括名画、支票、现金、人寿保险及其他礼物。贝当古的亲生女儿梅耶尔认为母亲已年老神志不清,正在被摄影师巴尼尔骗取钱财。梅耶尔派自己的男管家录下了母亲和其财务顾问迈斯特的对话,并呈交警方,要求法国当局对此展开调查。   该录音近日被法国M ediapart网站公开,自此,这场丑闻开始逐渐升级。   该段录音显示,贝当古在瑞士及塞舌尔群岛的银行存放了7600万欧元资产。在法国与瑞士签署了税务合作协定后,她计划将这些钱转存到“较安全”的新加坡。而法国劳工部长埃里克·韦尔特可能帮助了贝当古进行海外逃税。   该段对话发生时期,负责税务的正是韦尔特。一名检察官说,他们早在今年1月就指示税务部门对欧莱雅公司展开调查,但税务部门的回复是,没有得到劳工部长的批准。韦尔特在任预算部长期间,涉嫌协助贝当古逃税6500万欧元。   此外,韦尔特的妻子弗洛朗丝,任职于贝当古财务顾问迈斯特的公司,且协助贝当古投资。韦尔特称和妻子之间有“防火墙”,不存在“利益冲突”。但在所公布的录音中,贝当古提到,雇佣弗洛朗丝,是为了“取悦她的丈夫”。韦尔特妻子弗洛朗丝日前已辞职,她在接受《世界报》访问时坦承,此前“低估了利益冲突问题”。   欧莱雅的这位最大股东除利用劳工部部长为其“开绿灯”之外,还出动了法国总统萨科奇。   一名为贝当古工作了10年而近日遭解雇的会计,近日主动向媒体爆料:法国总统萨科奇曾在2007年竞选总统期间,接受过贝当古15万欧元的政治捐款,并以包庇后者逃税为条件。   无独有偶,法国第一夫人布吕尼也“夫唱妇随”,被指其慈善基金会收取欧莱雅捐款,将受到调查。专为贫穷儿童筹款的“卡拉·布吕尼-萨科齐基金会”(CarlaBruni-Sarkozy)被指收受欧莱雅旗下美容品牌兰蔻的捐款,总数不详。但第一笔捐款约为60万欧元左右。布吕尼去年9月曾说,“兰蔻象征了美丽,是基金会的理想合作伙伴。”   目前欧莱雅最大股东的“逃税门”丑闻已牵涉到了多方政治关系,而反对党也以此为由攻击萨科奇支持的退休改革计划。专门“制造美丽”的欧莱雅集团,在此次的“逃税门”中也显出了丑陋的一面。    欧莱雅,传播美丽,传播危机   女富豪与男艺术家、遗产纠纷、逃税、窃听、要员、权钱交易……M ediapart的这段录音几乎聚集了所有吸引眼球的要素,犹如在法国政界、民间投下的一块巨石,掀起层层巨浪。   “贝当古案”确实来得不是时候。法国受全球危机影响,近年经济形势不佳,财政赤字年年高企。政府宣布连续3年冻结国家公共支出规模等财政紧缩措施。萨科齐还发表公开信倡导各级政府节约行政开支,自己则宣布以身作则,首先在今年取消国庆节于爱丽舍宫举行的传统“花园宴会”,全国上下一副准备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的架势。无疑,这时候的高官腐败丑闻令百姓异常反感。   就在这时,法国政界高层的腐败丑闻却是层出不穷。副部长级的国务秘书阿兰·茹瓦扬代被曝光花费11.65万欧元租用私人飞机前往法国位于加勒比海地区的海外领地马提尼克参加国际会议,并利用职权非法取得扩建在外省住房的许可证;负责首都区域发展的国务秘书克里斯蒂安·布朗则利用政府给其部门拨款,在10个月时间内为自己购买了价值1.2万欧元的雪茄;前住房部长克里斯蒂娜·布丹被委派了一项闲职,并因此接受每月9500欧元的免税额外收入。随着一桩桩丑闻被揭露,人们不禁怀疑,这背后究竟还有多少不为人知的“猫腻”?   2007年曾与萨科齐一同争夺总统宝座的社会党候选人塞戈莱娜·罗亚尔直言不讳指责说,萨科齐政府已经“腐败”。   7月4日,茹瓦扬代和布朗向萨科齐和菲永提出辞职,后两人接受并批准了他们的辞职报告。此间分析说,萨科齐接受茹瓦扬代和布朗辞职实乃“弃卒保车”之举,目的在于分散注意、平息舆论,以保住韦尔特的职务。反对党自然不肯善罢甘休,它们纷纷呼吁说,以两名国务秘书辞职作为对近来系列丑闻的答复力度尚显不够,从而对政府进一步施加压力,最终目的还是想把萨科齐的心腹韦尔特拉下马。国内纷争 国外热卖   法国国内的纷争似乎并没有影响到欧莱雅的业绩。7月12日,欧莱雅发布的2010年上半年财报显示,由于产品销售在新兴市场取得重大突破和欧元对美元汇率走低,集团今年上半年营业额达96.7亿欧元,同比增长10.2%。   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欧莱雅在西欧市场的销售仅增长2 .6%,在北美市场的销售增长达8.8%,在新兴市场的销售增长则高达22%,其中亚太和拉美市场的销售分别增长20%和35.1%。   巧合的是,贝当古原本计划将一部分欧元资产转移到新加坡,这正是欧莱雅销售业绩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   近日访华的欧莱雅首席执行官让-保罗·安巩不仅立下十年内在华新增3亿消费者的宏伟目标,还表示相信,中国将成为欧莱雅的全球第一大市场。他表示,集团在中国的消费者目前有6千万,这个数字在五年内会翻一番,十年后将再翻一番。这意味着,欧莱雅十年内在中国将可能新增3亿消费者,而同期欧莱雅全球新增消费者的目标是10亿。   由于旗下品牌众多,欧莱雅根据各个细分品牌的定位与布局实施“金字塔式战略”,即按照价格,从塔底到塔尖都有对应的品牌。在进入中国市场的初期,欧莱雅凭借美宝莲占据了中国大众彩妆领域的第一,薇姿和理肤泉保证了药店专销的第一,兰蔻坐上了高档化妆品的头把交椅,但唯独在大众护肤品这一市场缺少力量。为了加固品牌金字塔底层的大众化妆品部分,欧莱雅在2003年宣布在华收购小护士品牌。并且,从2009年6月开始,欧莱雅又开始在中国推出洗发水系列,这是中国化妆品领域渗透率最高也是市场容量最大的品类。   此外,近年来欧莱雅品牌也在不断深化营销渠道,使产品能更近距离地接触中小城市的消费者。除了进一步巩固在百货商店渠道的优势之外,更大力拓展大型卖场、个人护理用品商店、化妆品店等大众渠道,通过有步骤的引入大众商品,逐步在大众渠道建立优势。另一方面欧莱雅还高度关注二三级市场新兴的化妆品店渠道,在2008年开始,开展了名为“魅力联盟”的渠道推广行动,仅仅半年时间,开拓网点超过5000家,让更多二三级甚至乡镇市场的化妆品店开始销售欧莱雅产品。事实上欧莱雅还将更加密切的关注这一渠道的进展,力图在二三级甚至以下市场获得更大的市场成长空间。   这一切都说明,欧莱雅已然洞察中国消费品市场存在的巨大转变,并意图在这一进程中获得巨大商机。形象受损 并购挫折 欧莱雅在华胜算几何?   尽管对中国市场充满着信心,欧莱雅仍然绕不过当年曾经遭受过的并购挫折影响,甚至此次“逃税门”事件,也可能引起愈来愈重视中国金融秩序的政府部门的注意,欧莱雅的在华策略到底能实现到什么程度,现在仍然是一个问号。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起欧莱雅当年在中国实施过的并购失败案例。   2003年12月,为了填补品牌金字塔的塔基部分,欧莱雅拿下了与之谈判4年的小护士。1个多月后,欧莱雅又出人意料地将另一知名化妆品品牌羽西纳入麾下。但与前次构思已久的并购不同,这被认为是一次“抢婚”———坚决阻止竞争对手宝洁染指羽西。   之后,欧莱雅努力将小护士和羽西融入这个大家族。2005年,欧莱雅集团斥数亿巨资重新打造小护士,希望小护士销售额能达到15个亿。于是,小护士清泽、亮白两大新系列问世。但市场并没有接受这种变化。1年后小护士的广告大幅减少,专柜陆续被撤,新品又回到拥挤的货架上。   相较小护士,欧莱雅似乎对羽西倾注了更多的耐心和期望。2005年9月,欧莱雅成立了中国研发中心,其中很重要的使命是研究东方消费者的肤质和发质,为羽西等品牌开发新品。2006年,欧莱雅更是将羽西从大众化妆品阵营中调出,使之成为高端化妆品部的一员。他们决定将羽西打造为代表中国气质的主流高端化妆品,力争成为纽约美宝莲、日本植村秀那样的世界名牌。但羽西专柜至今只能在大型商场的化妆品区角落里才能找到。   尽管小护士被收购后并没有给欧莱雅带来预期的收益,欧莱雅中国区总裁盖保罗却并丝毫没有表现出“悔意”。他曾在接受采访时候指出,“小护士在终端卖场有现成的渠道,收购后欧莱雅集团可以直接使用,许多小护士的经销商仍然保留。此外,小护士宜昌生产基地还承担欧莱雅旗下部分大众化妆品的生产任务。总之,小护士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大众化妆品市场的情况、游戏规则,让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并帮助我们更好地发展卡尼尔、美宝莲等大众品牌”。   业内人士也表示,小护士的失利给欧莱雅上了深刻的一课,至此之后,欧莱雅更加清晰地认识了自身的优势与弱势,并开始了更加稳健务实的渠道与品类拓展之路。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内容投稿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2008-2011 www.VogueChines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风尚网 [ 蜀ICP备081098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