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乐活 > 风尚热点 >

《诸神之战》:拿什么拯救你?

时间:2010-08-09 20:11    来源:第一财经周刊

这部所谓的史诗巨作更像是一部支离破碎的“怪兽乱弹”,就连好莱坞的必胜法宝――3D特效,亦无法拯救其“叫座不叫好”的命运。

阵容豪华的翻拍版《诸神之战》(Clash of the Titans)毫无意外地蝉联北美票房冠军。编剧对希腊神话的“篡改”难免遭人诟病,然而这样的指责或许过于矫情,要知道,自娱自乐一向是爆米花电影的特权,更何况《诸神之战》还有人气爆棚的山姆?沃辛顿(Sam Worthington)坐镇。只是当我们将目光从魅力十足的主演与差强人意的特效上稍稍移开时,便会发现这部所谓的史诗巨作更像是一部支离破碎的“怪兽乱弹”,就连好莱坞的必胜法宝――3D特效,亦无法拯救其“叫座不叫好”的命运。

全球化标准产品

新版《诸神之战》在情节上并未作出多少改动:肩负着拯救苍生、斩妖除魔的重任,宙斯之子珀尔修斯(山姆?沃辛顿 饰)降落凡间,踏上讨伐冥王哈迪斯的漫漫征途……然而,导演路易斯?莱特瑞尔(Louis Leterrier)似乎不愿按牌理出牌,无数次在中途硬生生地打断故事,以至于影片叙事几乎成了一次“杂乱脉冲干扰事故”,毫无章法的“群魔乱舞”似乎在锲而不舍地挑战观众的逻辑思维能力:譬如你很难明白为何宙斯一开始便用闪电恫吓国王阿克里西俄斯,之后却要借哈迪斯之手惩戒人类;将珀尔修斯塑造成在神与人之间徘徊不定的命运之子也显得相当拙劣,面对试图帮助人类推翻神界统治的不孝子,愤怒的宙斯慷慨赠予魔剑更是令人一头雾水。

莱特瑞尔似乎无意为我们解开上述谜团,他更愿意将这些棘手的问题隐藏在毫无意义的战斗场景和令人目眩的3D技术背后。只是这一无往而不胜的好莱坞绝杀秘技和陈旧的人物设定一样毫无惊喜可言,甚至有过于丰盛之嫌,以致惹人腻味;另外,在拍摄结束后加入的特效完全无法营造出《阿凡达》的浸润式视觉情境,反而将图像割裂成互不关联的层面,令人联想起自立体书中弹出的卡通人物纸片;几近狂乱的剪辑使得电影画面陷入视觉分裂之中,尤其是结尾处的地点切换几乎摧毁了观众所有的时间与空间概念,无怪乎有影评家将其称为“一部过时的翻拍片”。

对女性角色委以重任或许可以算作翻拍片的一大精髓,例如旧版中完全不存在的爱莪女神以及等待男主拯救的埃塞俄比亚公主安德罗墨达,只是戏份的吃重依然无法弥补其存在感的缺失,这对影片本身而言简直比美杜莎的目光还要致命。好在我们还有人气不断攀升的山姆?沃辛顿,其性感的皱眉与招牌式的怒视是票房的一大保证,尽管我们还不清楚这位“罗素?克劳2.0”的演技是否实至名归,然而其票房号召力却是毋庸置疑,再加上魅力四射的仙后卡西欧匹亚与阿波罗,作为一部全球化标准产品,《诸神之战》至少够到了及格线。

相对于仅起着点缀作用的女性角色,拉尔夫?费因斯(Ralph Fiennes)的表演即使不算令人惊艳,也是值得称道。当冥王哈迪斯自烟云中现身时,你会感觉仿佛是《哈里?波特》中的伏地魔穿越时空从天而降。尽管其面容因数字化处理而变得模糊,费因斯的表演仍在无时无刻地提醒着我们:在这部充斥着特效的电影中,真正的主角依然是人。同样令人大开眼界的是有着低音炮般口音的沙漠民族Djinn,颇具新意的设定构成了影片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

翻拍片新不如旧

当片尾曲响起时,我们或许会发现银幕上的致谢名单中少了一位关键人物:雷?哈里豪森(Ray Harryhausen)。这位特效大师的杰出作品影响了数代制片人,其中包括彼得?杰克逊,后者曾将《指环王》称为“我的雷?哈里豪森电影”。 哈里豪森不仅是奇幻电影特效的开山鼻祖,亦是1981版《诸神之战》大获成功的幕后功臣,他所设计的美杜莎和滔天海妖至今仍被奉为经典。

然而,1982年问世的《电子世界争霸战》很快宣告了后哈里豪森时代的到来。单格拍制和手工绘画迅速为计算机生成的图像所取代。不过,直到今天,1981版《诸神之战》依然在影迷心中占据着特殊的地位――不仅仅是因为那些手工设计透着一股老派的真诚,更是因为作者对于希腊神话传统的尊重――面对反复无常的诸神,你可以偶尔欺骗,但绝不敢公然违抗。莱特瑞尔似乎缺乏足够的智慧或洞察力重塑一套属于自己的理念,他甚至无法设计出像模像样的动作场面,只能用空洞的特效掩盖其叙事的贫乏无力。由此观之,即使是希腊诸神亦无法肯定,他的票房神话还能延续多久。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内容投稿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2008-2011 www.VogueChines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风尚网 [ 蜀ICP备081098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