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人物 > 名人态度 >

超级富二代:不愿“被接班”

时间:2010-08-11 00:31    来源:搜狐
如同大名鼎鼎的全球富豪榜一样,《福布斯》最近发布的“2010年10位最年轻的亿万富翁”同样赚足了眼球。与排在首位的“现代版比尔·盖茨”、25岁的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不同,在上榜的中国年轻富豪中,无论是广东碧桂园地产开发公司的杨惠妍,还是山西海鑫集团的李兆会,均是由于继承父业而登上此次年轻富豪榜单。或许人们更期待中国能够出现更多白手起家的创业天才,但在诸多中国家族企业处于两代人财富、权力交接的脆弱关口,超级“富二代”们的传承路径同样具有现实意义… 试守江山初体验   在美国《福布斯》评选的2010年10位最年轻的亿万富翁中,有两位是来自中国的年轻富豪,分别是排名第三位的杨惠妍和第九位的李兆会。事实上,他们都是富豪榜上的常客,早在2005年,杨惠妍便接过父亲赠予的股票股权;而李兆会则在2003年更全面执掌家业。但在继承父辈事业多年以后,他们的上榜开始有了新的解读角度。虽然他们仍然要面对随时可能缩水的财富挑战,但独立打拼以守住江山的尝试已经开始。   杨惠妍的上榜曾被归结为“有个好爸爸和上市带来的财富膨胀”。原本以教师为职业志向的她于2005年回国,以杨国强私人助理的身份加入碧桂园,协助父亲订立发展策略、投资计划及整体项目规划。在过去的两年中,杨惠妍经历了因金融风暴和“质量门”等多次危机带来的资产缩水,但在生意场上日渐成熟的她慢慢地将自己的智慧浸入到公司的管理中,很多业内人士发现,碧桂园的开发模式在近些年发生了变化,以前那个“卖房子像卖白菜”一样的碧桂园开始向高端小试牛刀,设计风格也呈现出个性与品位。   如果说杨惠妍的尝试仍然没有完全独立于其父亲杨国强的引领,那么,李兆会则算得上将李海仓留下的“小海鑫”变成了他自己的“大海鑫”。父亲李海仓遇害时,李兆会年仅22岁,既没有管理经验也没有接班资本的他曾被人认为是“扶不起的阿斗”。但在他决定抛出巨资进入资本市场,成为民生银行(600016,股吧)的大股东之后,李兆会开始真正掌握起了海鑫的实权。   事实上,这两位年轻的超级“富二代”,背景有诸多相似之处:接受过良好的海外教育,受到家庭的影响和熏陶。然而,这并不是成功继承的必备条件。在长江商学院战略学教授滕斌圣看来,“富二代”们总体历练有限,工作领域狭窄,管理经验不够,很少有“富二代”在跨国公司等顶级企业就业并学习到管理经验。   对于更多的人来说,在父辈们借助制造业和房地产业积累起巨额财富之后,他们要做的仅仅是守住家业,但只是这一点就困难重重。美国最知名的华人企业王安电脑曾与IBM平起平坐,当王安决然将自己CEO的位子传给儿子后,由于战略失当,3个元老级高管陆续离开了公司,最后公司破产。这样的例子,在“富二代”的继承道路上比比皆是。   不愿“被接班”的另类选择   在知名营销专家李光斗看来,中国的富人们遇到的最大难题不是财富传承的问题,而是事业继承的问题。社会调查表明:中国95%的“富二代”根本不愿意继承老爸的事业。上一代的创富过程,被富二代认为代价太大,他们从小看着父辈失去生活的乐趣,认为“再也不能这样活”。   创业易守业难,这是眼下家族企业的隐痛。据美国布鲁克林家族企业学院研究,约有70%的家族企业未能传到下一代,88%未能传到第三代,只有3%的家族企业在第四代及以后还在经营。美国麦肯锡咨询公司的研究结果也差不多:所有家族企业中,只有15%的企业能延续三代以上。有专家表示,中国的情况更糟,三代可能要改为两代。   李光斗认为,中国的“富二代”不愿继承父辈家业是有社会深层原因的。劳动密集、低成本扩张是中国前30年发展的真实写照。“富一代”们积累财富的过程枯燥且艰辛,创富之途充满坎坷,“革命家史充满血泪”。时代在变迁,人们的观念也日新月异,中国“富一代”勤奋的精神在“富二代”的身上没有得到发扬光大。然而,对于他们的叛逆,并不必过于恐慌和紧张,也不用一定让他们继承先辈的事业。这是社会转型期很正常的现象。   “中国的富豪榜盖房子的居多,美国富豪榜上多是搞软件,拍电影,弄传媒、玩体育的……以玩家居多。老虎'伍兹’正是因为将高尔夫球'玩’儿到了极致,所以很早就专心玩球,是世界上最早退休的人。”他表示, 对于今天的富人来说,财富的传承路径是多元的,正如股神巴菲特的儿子彼得·巴菲特并没有选择做投资,而去发展自己的音乐事业。“如果我选择在华尔街开始职业生涯,父亲会帮我吗?我相信他会。如果我提出这个要求,他会不会已经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替我安排好一切?我想是的。但是,无论是哪种情况,我都有责任证明自己具备从事这些领域的才能,而不是简单地选择最轻松的过程。”   传承精神远比传承财富重要,这正是国外的超级富豪们关于传承的宝贵总结。富二代的精神范本 彼得·巴菲特   解咒密码:追逐梦想   “有能力的父母应留给子女这样一笔财产:够做任何事,但不够无所事事。在自谋生路这条起跑线上,我得到的财产相对不多,但比大部分年轻人要好多了。追逐梦想的同时,我有责任证明自己具备生存能力,并懂得节俭。”   近日,“股神”沃伦·巴菲特之子、知名音乐制作人、NOVO基金联合主席彼得·巴菲特在美国《商业周刊》发表文章,用自己的创业经历,诠释了其父沃伦·巴菲特的教育理念,并对此感怀于心。   虽然身为亿万富豪兼投资大师的儿子,但彼得却并没有依靠父亲的庇荫同样从商,而是用仅有的9万美元创业资金——这也是他父亲留给他的全部“财产”,去追逐自己的音乐梦想。即便过着最简朴的生活,彼得·巴菲特也再没有向父亲求助,而是到处登广告,接受他所能找到的任何工作。   最终,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与奋斗,彼得·巴菲特成为著名的音乐家、作曲家和制作人,并获得艾美奖多项殊荣。如今,彼得·巴菲特被人称为“富豪音乐家”,然而,这位“富二代”的财富并非父亲所赐。而沃伦·巴菲特所提倡的“给子女够做任何事,但不够无所事事的财产”这一理念,与老子“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克里斯蒂·沃尔顿   解咒密码:有道德地成长   今年《福布斯》富豪榜上榜女性共有89人。沃尔玛继承人遗孀克里斯蒂·沃尔顿荣登世界最富有女性的宝座,她和她的家族拥有净资产225亿美元,在富豪榜上排名第12。值得注意的是,沃尔顿家族的三位“富婆”全部位列榜单。而这与曾经显赫一时的格林伯格等家族形成鲜明的反差,这些家族随着“富二代”全面掌权,要么从排行榜显眼的位置退下,要么压根儿就从排行榜上消失。   沃尔顿家族之所以冲破“富不过三代”的诅咒,离不开他们来自“与人为善”的企业文化和“低调不奢华”的家族生活信仰。老沃尔顿一直到去世,都穿着朴素,生活节俭,乐做善事。企业创始人“富一代”的示范效应,成就了沃尔顿“富二代”低调的生活风格。这些生活信仰,反过来滋润了生生不息的企业文化。   此外,沃尔顿家族始终与政治保持着谨慎的距离,从不滥用其影响力,没有“商而优则仕”,从而失掉企业家精神。光在美国,沃尔玛的雇员就达100万以上,影响着百万人的就业问题。凭这般庞大的影响力,沃尔顿在政治上成功几乎是唾手可得的事,但至今没有一人穿上了“政客”马甲。沃尔顿“富二代”中,除了一人担任沃尔玛董事长之外,其他人或醉心于慈善业,或投身于动物福利,或白手起家开办新企业。   沃尔顿家族背后,可以看到亚当斯密所说过的企业身上要“流淌道德的血液”的影子。前不久,沃尔玛的一个供应商被指非法雇佣童工,触犯了联邦禁止雇佣童工法,沃尔玛严厉作了谴责,并立即终止了供应合同。企业和家族“有道德地成长”,这也许是沃尔顿家族化得以长久兴旺的秘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内容投稿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2008-2011 www.VogueChines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风尚网 [ 蜀ICP备081098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