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人物 > 名人态度 >

一夜成名马岩松:因为孤独所以清醒

时间:2010-08-11 01:00    来源:搜狐
30岁时,马岩松以“梦露大厦”成为首个在海外赢得标志性建筑设计权的中国设计师;一举成名的他因颠覆传统的设计风格和大胆犀利的言论,备受关注也争议不断。他的MAD事务所成立仅5年便度过了创业挣扎期,国内外客户纷纷慕名而来;同时,他也是建筑界少有的明星式人物,时常现身时尚活动,媒体趋之若鹜… 马岩松   一个冬日的早晨,带着一切热闹喧哗的想象,记者走进北京板桥南巷胡同里的MAD。但见到马岩松时,没有风风火火、咄咄逼人,在空旷静谧的空间里,他用不紧不慢的语速开腔:“成名,对我最大的意义是观点有人愿意去听。但在思想上,我会刻意延续以往清贫时孤独的状态,这样才能清醒。不然,怎么还会有新的想法?”   榜样历程:   1975年出生于北京。   1999年毕业于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随后赴美留学亚利桑那大学、耶鲁大学,并在伦敦的扎哈·哈迪德事务所和纽约埃森曼事务所工作。   2004年回国成立北京MAD建筑事务所。   代表作品:   2002年,“浮游之岛”——重建纽约世界贸易中心方案   2006年,加拿大多伦多标志性建筑“梦露大厦”   2007年,358米超高层——天津中钢国际广场、鄂尔多斯(600295,股吧)博物馆   2009年,重庆“城市森林”、海南地标性建筑三亚凤凰岛   给自己的房子   在事业上另类的马岩松,生活上却极为正常,早早结婚,如今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如果为自己的家人设计一座房子,他会怎么做呢?   给别人设计房子是我很怕的一项工作,因为这代表了非常私人的生活方式,但是我很愿意经历为自己的家人设计房子的过程,愿意尽心竭力地去满足家庭里每个人的需求,愿意为他们的需要妥协。总的来说,我觉得还是住在城市里更好。我从小在北京的四合院里长大,特别喜欢老北京的山水,比如景山、北海,如果能在这附近有个院子,然后按照自己的生活习惯改造,那是最理想的了。我想,这个房子应该会随着家庭成员的成长而不断变化。   此外,在大自然空旷的地方,我还想给自己修一个两三平方米很小很小的房子,可以当做书房。采用木头、玻璃等材质营造出透明的感觉,在这个环境里,能把自己变得最简单,感觉身体在自然之中。 马岩松   我不可能像大多数人一样   被记者问到“如果像大多数建筑设计师一样,到四五十岁才有机会成名,你会怎么样?”语调慢悠悠的马岩松迅即地脱口而出:“我不可能像大多数人一样!”   的确,他仿佛一直是个另类。到美国留学读亚利桑那大学还没毕业,马岩松就毅然跳到了耶鲁;耶鲁毕业后,同学们大都到薪水高的大公司工作,他却跑去大师扎哈·哈迪德的事务所做报酬微薄的实习生;回国后,见到国内的建筑设计师们都忙着到处出差、满大街盖楼的时候,他没有卷入这样的潮流,而是埋头去参加国际竞赛、竞标。   当蛰伏两年后,马岩松终于携“中国设计师中标海外标志性建筑第一人”的光环,在国内建筑界后发而先至时,人们错愕之余才恍然大悟。于是,有人评价他有野心、会计划,有人说他爱冒险,也有人不屑地认为他爱炒作、走捷径。   面对带着渴望眼神讨教“设计成功之路的秘笈”的记者,马岩松有些无奈,“这些只是外人回过头看到的现象,其实当初做每个决定的时候,怎么可能特别设计、提前预知?!相反,我属于决定非常果断的人,追随最初5秒钟的直觉,不会做太多权衡和考虑。那是一种你眼睛都无法挪开的感觉,怎么能不往那个方向去呢?而只要我觉得要去,别说给很少的钱,或许让我倒给钱我也会做。”出名的意义是我有了话语权   如果你翻看2006、2007年的报章杂志,会在各种栏目上见到马岩松酷酷的身影和拽拽的言论。“梦露大厦”一役成名后,那段时间他经常每天都接受两三个采访,迫切地表达着自己的观点,希望让更多人知道他的想法。   此前,马岩松经过了漫长的少有人问津的日子。“在国外上学、工作时,我甚至可以一整天都不说一句话,不用张嘴,不用和人打交道。”回国后的最初两年基本是这种状态的延续,MAD经历了没有房子盖、银行账户只剩下几百元的窘境。“客户说创意好,但是实现起来麻烦,比如造价太高、结构太复杂。参加了很多竞赛,但大都停留在图纸阶段,始终拿不到一个实际项目。”   成名带给马岩松最大的吸引力就是“被关注、自己说的话有人听”,“这种感觉有点儿像上学时,你是一个坏孩子,结果长大后成了校长,人们对你的看法会变化,而你自己也有一定的权力去制定新规则。”   这种“话语权”对一心坚持自己建筑理想的马岩松非常重要。“和以往单纯的设计竞赛不同,现在我们做的设计都是要实施的。和建筑师打交道的都是有钱、有权的人,混杂着各种利益,我关心的是设计变成现实之后,是否还能把我的理念实施。建筑师不应该只代表甲方的利益,而应该有自己对未来城市、世界的想法,不能随波逐流。”   随着名气的增加,马岩松渐渐发现,经过交流和沟通,他能够改变甲方的一些想法,对方会转而同意他的观点。同时,他也有足够的底气和勇气在与甲方意见分歧时“不挣扎、不妥协”。“我坚持的都是观念问题,不是钱、不是合同,也不会人家说建个小区,我让他改成公园。所谓观念问题就是:一个项目可以这么做,也可以那么做,但这么做是我的想法,没有什么好妥协的,对方也有很多选择,如果不认可可以去找别人,也很正常。不管是开发商还是其他机构,必须认可我的观念,要交流得有共同语言才行。”   我只是表达自己的观点,不是为了反对谁   从当年北京胡同里那个捣蛋王开始,马岩松就丝毫不会掩饰自己观点的与众不同。中国人传统的中庸、求同存异的观念,在他这里完全行不通。即便被指责为炒作、被视为异类,他也不以为然,“历史在发展,我的看法注定会和以前的人不一样,我只是坚持自己的观点,不是为了反对谁。”   在耶鲁上学时,给马岩松授课的建筑界大师们不仅肤色各异、语言不同,对建筑的观念也千差万别。往往前一堂课老师讲的东西,后一堂课就被另一位老师彻底推翻,老师之间也经常大声争辩,各种建筑思想、方法都平等地受到尊重。在毕业典礼上,校长更是严肃地说:“从今天开始,你们要忘记任何人曾经在这里说过什么,只要相信自己就好。”   马岩松身体力行着这种教诲,独立思考、判断,并勇于提出观点。“中国现在不仅需要将西方知识学来的人,更需要有自我价值观、能代表东方未来价值观的声音。这个声音不管谁发出来,都必定会受到重视。而这个声音不会由老一辈,也不会是外国人发出来!”   很多人认为马岩松的另类作风是成名后的狂妄,但他的逻辑却恰恰相反。“如果进入了成名的膨胀状态,所有事情都顺理成章,哪方面都游刃有余,所有的资源都会顺着你的想法变化,不管你说什么别人都会认为对。那我就不用思考了,这是非常可怕的状况。”   马岩松非常珍视曾经简单、清贫的生活,因为能让他清醒,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而且可以看到进展。刚出名被媒体采访密集的那段日子,让他感觉疲惫,很多事情没有时间去做。“有的记者喜欢问我穿什么牌子的衣服这种无聊问题,后来我开始拒绝一些采访,并将许多日常事务交给合伙人,让自己保持思想上的清贫状态。”35岁的马岩松,现在最关心自己想法的成熟度,“我一直在保持看自己的状态,最困惑我的是自己在想什么,我的高兴和不高兴都是因为发现自己思想上的问题,比如这段时间做实际的工作太多了,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做;比如去欧洲参加展览和各国的同行交流的时候,会突然发现自己的视野太专注于某个方面了……我是会自己和自己说话的人。”   我不是理想主义者,关注的都是现实问题,而问题往往就蕴藏着机会   乐于谈论历史使命感,并期望用想法改变城市的马岩松,并不喜欢理想主义者的称呼,因为他认为自己想的都是很现实的东西。   现在,有太多项目找到MAD,马岩松会选择其中有意义、有兴趣的去做,“如果我每个都做很可能会失去控制,在未来10年做出20个相似的东西。”   人造环境和自然的关系、怎样在高速发展的城市中保留住中国传统的建筑理念?是马岩松目前关注的最大问题。   “问题往往就是机会。我的使命是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很多人都会发现问题,例如比我更早一代的愤青,但他们只是呐喊不去解决问题,很快就被淘汰了。”   不久前,马岩松拜访了中国建筑(601668,股吧)界的学者顾孟潮教授,读到了钱学森先生上世纪80年代末期的几十封关于中国城市规划的珍贵书信,钱老设想的“山水城市”理念和他的“高密度城市中的自然”想法不谋而合。“古人的山水情怀更多体现了精神上的追求——游山玩水、吟诗作赋,但现在人们很少有这种感觉了,虽然能建巨大的房子,但是眼里看到的、追求的都是物质上的东西,我觉得未来还要回到精神上来。”   只要有这个方向的设计,不论大小马岩松都很有兴趣。比如重庆市中心385米高的“城市森林”,在效果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层一层的绿色植物延伸到高空,仿佛钢筋水泥城市里“可以呼吸的人造有机体”。同时进行的还有北方某二线城市的图书馆,马岩松认为,图书“馆”的概念来自西方,书“院”才是中国人自己的东西。于是,图书“馆”最初三层楼的构想被他变成了一个如同缩小园林的小四合“院”。“这两个项目在建筑精神上是统一的,也最能表达我最近一段时间强烈的想法——如果在未来中国高密度城市中,还想保有山水情怀与自然和谐,那应该是什么样子?这已经不是单纯生态建筑、绿色建筑的概念了。”   马岩松的目标是从一个区域做起,然后逐步把对自然与建筑的关注扩展到城市层面,“这是一个更宏伟的想法,但我会去实现它。” 马岩松   榜样问答:   Q:在你眼中成功是什么样子?   A:能做自己想做的事。   Q:你生命中最宝贵的是什么?   A:家庭。   Q:对你来说,最有价值的新知往往来源于何处?   A:跟奇怪的人见面(这种人很少,可能一辈子只碰见一次)。每次我的思想变化都是因为接触了某件事或某个人,给我特别大改变的往往是很长时间见不到的人,比如在国外见到一个智者,他的经历和话语会改变我的想法。   Q:用一句话形容生活和事业的关系?   A:是我的两面,完全不同。   Q:你生活中奢侈的是什么?   A:度假。   Q:你最喜欢的去处是哪儿?   A:没去过的地儿。   Q:什么时候你会感觉到真正的快乐?   A:发现了新的自己。   Q:你最自豪的是什么?   A:儿子长得很帅。   Q:你是否会感觉孤独?   A:会,很多时候。越大的城市越有人孤独。   Q:你人生经历中遇到的最大挫折是什么?   A:没注意。   Q:在困境中什么是你最大的力量源泉?   A:目标。   Q:对男人来说,责任是什么?   A:爱爱你的人。从2006年开始我接受了很多采访,也是因为忽然发现自己从一个人变成了一群人,肩负着责任,并不是只代表自己。   Q:什么时候你会妥协?   A:在一个很和谐的环境里,是最要妥协的时候。压力很大的时候反而不需要妥协,命令就行了。我有一个弱点,当遇到需要我的人,包括同事、业主、政治家,可能会改变自己,商量的时候可能会听他的,因为我不是生活在真空的空间,也不会自己想要什么就不管所有人。   Q:如果可以,你最希望改变什么?   A:用我的想法改变城市。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内容投稿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2008-2011 www.VogueChines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风尚网 [ 蜀ICP备081098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