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时尚大师三宅一生
他在艺术和市场之间找到了平衡点,使其作品清新独特而不流俗
1935年,三宅一生出生在日本,他的母亲在1945年的原子弹爆炸中受伤,战后过了几年就去世了。他的童年时代,日本还是一个贫穷和满目创痍的国家,美国占领期间给日本带来的西式时尚:梦露、米老鼠、电视和速冻食品,都给儿时的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时的日本人中,有很多人向往去美国和过美国式的生活。这也许在他的记忆中留下了以后中西合璧的风格形成的轨迹。
1959年开始,三宅一生在东京念大学,学的是绘画,但是他真正的梦想是成为一个时装设计师。1965年,他到了时装之都巴黎,看来是离他的理想不太远了。在巴黎的时候,他继续求学,并且开始为纪拉罗歇公司服务,1968年和纪梵西一起工作。不久,他又为纽约的高夫莱-比恩工作,这位设计师是优雅派的大师。1970年他真正开始成立自己的工作室,并于1971年发布了他的第一次时装展示,发布会同时在纽约和东京举行,并获得了成功,他也从此步入了时装大师的设计生涯。
三宅一生曾是一名艺术学生,后来又成为时装设计师。三宅一生也因此面对着两种重要的对抗:纯艺术和商业行为的对抗(是做一个成功的摄影艺术家,还是做一个女装设计师)以及时尚的对抗(巴黎高级女装和美国代表的流行成衣),他非常小心地在中间找平衡点,并且应该说是建立了自己独特的地位。
他性格中间有魅力的部分:孩子般的大笑、善于制造轻松的环境、和同时代艺术家们的密切交往,与合作者融洽的关系等等,都为他建立他的时装帝国提供了某些方面的保证。在他的工作室里,典型的工作状态是:平均年龄在25岁的10个助手,为他的构思作出及时的现场反映。没有音乐,没有香烟,一切井井有条,但是非常优雅,没有一点点急促的感觉。大家都各司其职,看到的是衣服被展示出来或者递来递去的场面。
墙上则是一系列的图片,为即将到来的发布会做细节的提示。也许夹杂其中的,是中国西藏的牧马人的油画。而其中,就是大师在工作,每一个手势都能得到及时的领悟。在他看来,工作是很快乐的事情。他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做呢。
三宅一生 另类时尚艺术大师东方遭遇西方
三宅一生的服装被称为是“东方遭遇西方”的结果,他的目的是让穿他衣服的人从服装结构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却又表现独特的体形美。由此他创立了充满东方特质的易于活动的服装,受到很多消费者的推崇。
他的服装一向追求魅力十足的色彩和完美的面料感觉。轻柔体贴也是他对人体所需要的感觉作出的反映。款式、面料重量和人体的最佳搭配是他的绝活之一。如果到他的专卖店里,我们能够看到只有几盎司重的衣服,泛着像是从深海里面的珠宝般的蓝色,也许像巨大的贝壳的样子,又像是汹涌的海浪,精美绝伦。
他的早期作品里面有浓郁的日本民族服装的印痕,他用了5世纪的时候日本的农民运用的对布料的处理工艺,使服装的外观有非常特别的感觉,他的服装里面有日本武士的影子,有神秘的东方性格的体现。他还创造性地运用了油布、聚脂纤维的针织面料,结合独特的裁剪方式,形成了被他称为“第二层皮肤”的衣着特征。他的衣服并不排斥实用性,他在坚持自己民族的某些特点的同时受到巴黎著名的设计师VIONNET的风格影响,现在则以他的前卫和特别超越了时间和民族的界限,成为一代大师。
三宅一生自己对时装的解释是:我试图创造出一种既不是东方的风格也不是西方的风格的服饰。他的追求显然是成功了。那些T恤、裤子、小上装、套头衫和那些像羽毛一样轻的外套,都在三宅一生的商标下风靡全球,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他的服装实用性得到了相当大的强调,他的晚装可以水洗、可以在几小时之内晾干、可以像游泳衣一样扭曲和折叠。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现代女性那里,这些特点具有致命的诱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