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盛世中的豪宅已经进入激烈竞争时代
2005年末代表“NAGA上院”领取《新地产》房地产年度豪宅大奖,不禁想起了2年前代表“东方之子”领取2003年《新地产》年度大奖的情形。当时凭豪宅资格参选的只有不足十个项目,最终“东方之子”位列入选的3个项目之首,获奖时的心情真的是荣耀万分;而时隔仅2年,2005年《新地产》的年度豪宅就有20余个项目当选,当与其他同行一起站在领奖台上,手握奖杯,已没有了当年的激动,只是心中多了一份感慨。与3年前相比,今天的豪宅产品各具特色,难分伯仲,都是市场上的上乘之作。
凭借几年的操盘经验,见证了豪宅的发展脉络,我深刻体会到豪宅市场十年间的发展过程也是中国国力与日俱增的十年。我认为,豪宅的价值不在于豪宅本身,而是消费者、发展商、设计师、和社会共同创造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豪宅的市场价值最终根源于社会,是社会赋予我们做豪宅的根基。而随着中国国力逐渐强盛,寻找豪宅与艺术的接口,寻找豪宅语言与个性体验的对接会是长久的对话。这也是我仓促成此文的目的所在。
盛世生产豪宅
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繁荣的黄金时代,并且对全球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以下几组数据尤能说明:
中国的GDP在近3年之内持续保持7—8%的增长。2005年12月的《福布斯》中文版发布了最新的中国富豪榜——上榜人数首次达到了400人(第一年仅50名!),入榜标准攀升到了0.6亿美元以上,其中最年轻的富豪年仅24岁,富豪榜中前100名富豪的财富增长的平均值为45%。而最新数据显示2004年北京GDP总量为6060亿元,居全国第二,上海第一。
这一切都意味着,中国正迎来一个国强民富的新时代。这不禁让人联想到10年前北京豪宅的发轫——当时,以韩国、日本为代表的亚洲四小龙的国民来北京购买外销公寓,由此带动了北京第一轮豪宅热潮,同样的例子还有美国城市的缩影纽约长岛或拉斯维加斯等。国强则民富,这是豪宅产品存在的原因和目的。
盛世富人豪宅
盛世之下自然富人辈出。通过与很多购房客户的交流中我发现,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内地的富裕人士特别偏好房地产投资,房地产在其所有资产中约占19%。
全球最大投资银行之一美林集团(Merrill Lynch)发布的世界财富报告》表明:2004年是20年来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一年,全球富裕人口的财富增长幅度亦是3年多以来最强劲的。报告还显示,中国现在的富裕人士(超过100万美元金融资产)较前一年增长了12%,达到23.6万人,总财富为9690亿美元,而同期欧美国家增幅只有4.3%。
富人的生活要求指向就是豪宅。这个群体充斥着完美情结,他们要求地点、建筑、户型、物业、配套、景观所有方面都做到上乘,强调豪宅的均好性。可以说,豪宅市场发展到今天,很难凭借单一的突破与创新来运作豪宅,以往的“幕墙豪宅”、“景观豪宅”已经不成之为豪宅的单一标准。
盛世品牌豪宅
繁荣盛世,以强势品牌来建立消费者心中,丰富清晰的定位形象是商品市场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在房地产市场中,也是如此,同样是豪宅,亦不约而同地选择强势品牌,来巩固自身的形象,星河湾与劳斯莱斯的对话,Naga上院与宾利的品牌联盟都是一个印证。
品牌这种形式起源于保护消费者,提供安全、可靠的产品,而今,品牌的角色正在发生着变化,消费者更愿意为一个品牌所带来的超出产品本身的附加值去付出额外的金钱,这正是表明品牌的价值中蕴含着着一种生活方式或理念。品牌的产生,正是一个概念化产品时代的到来。
作为商品市场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房地产业,因为包容性大,周期长,所以很难在短期内建立起品牌,万科、金地等大型的房地产公司,都是在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不断探索中,寻找出符合自己产品定位的品牌形象,深入消费者心中。而作为房地产市场中的“特殊兵团”豪宅,往往会依托一些强势经典品牌,来巩固消费者心目中的特质,加深消费者对于不同豪宅生活方式和理念的感受,从而形成了品牌豪宅这种风潮。
盛世奢侈豪宅
所谓“盛世满载奢华梦”,奢侈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为富人津津乐道。
盛世自然带来奢侈。德国人沃夫冈·拉茨勒在《奢侈带来富足》一书中,阐述了奢侈品的社会价值:生产对社会的迅速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它集中最先进的技术、最和谐的产品美学、个性化和人性化的品质内涵,它能刺激革新,创造工作机会,塑造品位和风格。
2005年,CHANNEL把春装发布的全球首发选在中国上海,而不是米兰和纽约,这说明中国已然成为世界奢侈品的消费大国。目前“中国奢侈品消费者”人群已经达到总人口的13%,并且还在迅速的增长中。其消费人群已经由过去的富裕阶层延伸到了中产阶层,其消费特征也由旧式的夸富、炫耀,而转变为新式的满足、享受。一些较富裕的年轻人冲破富人建立的旧奢侈秩序,他们也玩奢侈品,不为凸显身份,不为高人一等的贵族感,而是使用它,并获得情感满足,这就是年轻人的新奢侈。
在房地产领域,新式奢侈解体了早先豪宅古典、繁复的外形,引发了对现代豪宅的反思与变革,后者更为重视内在的舒适度及功能机理,强调的是功能空间、服务动线、产品格局等使用层面,对客户心理体验的把握尤其关键。
盛世设计豪宅
在精神脉络上,豪宅承续了建筑对艺术的渴望与参与热情。设计师更倾向于把豪宅看作艺术品而非简单的建筑工程。设计师的力量由此变得强势,他们试图通过设计进入豪宅领域。比如广告设计大师Alan Chan,或者是公共建筑设计的代表人物Tadao Ando。
设计一旦具备了无比的创造力和想像力就会到达艺术境界。艺术是“少数人的权利”,这很容易理解,因为在十八世纪的欧洲,艺术是只有皇室或者贵族才能欣赏的特权,这也是当时为什么出现了诸如“宫廷画师”、“宫廷乐师”等特定职业的原因。
“盛世是设计师的温床”,充裕的资金能够让设计师们更加从容、更加投入地进行创作,能够使其艺术天分尽情发挥,甚至达到前所未有的巅峰。发端于1895年的威尼斯双年展(La Biennale di Venezia) ,是国际最悠久艺术节。2005年,以张永和为代表,中国第一次以官方设立中国馆。这意味着中国结束了以前以单一艺术作品或个人名义参展的历史,首次以“国家”的名义进入了国际艺术领域,这绝对是一个国家国力强盛导致艺术创作繁荣的结果。
豪宅更是天然带着艺术的脐带,豪宅室内设计的风格、家具的造型、基础材质的效果、饰品饰物的观赏性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北京每个豪宅项目的样板间所能展现出来的华丽铺陈,精彩非凡已非笔墨所能描绘,屡屡带给人视觉上的享受,也不断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这些设计上的成就普遍提高了人们的审美情趣,但拥有它们依然是“少数人的权利”,也是新贵们用来犒赏自己的最好礼物。
盛世工艺豪宅
用建造宫殿的精神去做豪宅,讲的就是工艺水平。
工艺的兴旺和发展多出现在国力强盛的时代,如大唐盛世服饰的滚边工艺、明王朝皇宫铺设的金砖、解放初期人民大会堂的结构工艺、现代奢侈品GUCCI手袋的竹节工艺应用等等,这些工艺独具匠心,巧夺天工。
在现代室内设计中,豪宅中工艺技法的运用也在发扬光大,精益求精。如台湾设计大师邱德光在他的Art Deco风格的房间里,运用了大量的工艺雕琢手法,将厚重的石材切割成异形的造型,用多层金箔铺就的天花塑造出高贵的质感,而大理石踢脚线既人性化又奢华,正所谓“不厌其精”。这些工艺细节的应用是拥有足够财富的象征,也是对消费能力的界定。
这种对工艺的重视不仅仅是从人文角度出发的,实际上涉及的是对豪宅本质的认识——即重视细节的设计。居住者在使用过程中会听到内心对于材质、光线,对于自然和人关系的重新思考的声音,而这些都需要相应的工艺手法进行表达。
盛世Boutique豪宅
Boutique源自法语,意为“精致、极至、私藏”的含义,翻译过来就是“小而精”的意思。Boutique专指个人化、私属的专营店,有别于大商场,它的一大特色是讲究量身订造的服务。
我把这个概念借用到房地产领域,是觉得Boutique能很好的代表现代豪宅的一些既定特征,如单位数量少于100套,在建筑构造和室内设计方面重视细节等等。在以往人们的概念中,豪宅就是别墅、就是House,动辄600-1000平米。而在土地资源稀缺的当代社会,城市中心则无法提供面积够大的豪宅产品,于是就应运而生了“Boutique”豪宅,比如MOMA的100平米“豪宅”,再比如海晟名苑的国际小型公寓。
“开劳斯的人也要度假,开宝马的人要度假”,不同消费阶层的消费习惯也各不相同,目前豪宅消费群多是高薪的单身贵族或新兴富豪,他们和传统的家庭不一样,较为现代化、个人化。Boutique的内涵就是为客户量身定做,按需定做,从而更准确地满足每一个客户的需要。这也是现代豪宅人性化最好体现。
盛世腐败豪宅
“腐败”在这里并不是贬意词,腐败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的富足,比如传统的酿酒起源观认为:酿酒是在农耕之后才发展起来的,五谷丰登才能拿粮食酿酒,因此是有尺度的浪费。这完全可以理解为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的一种“腐败”行为。
“腐败”在这里的含义介于“浪费”与“奢侈”之间。例如国际知名设计师陈幼坚会在他给客户设计的房间地上铺一张小牛皮。而有的设计师会给他的客户设计宽度1.8米的走道,把走廊做成艺廊;用黑金花铺踢脚线;设立私人雪茄房或红酒窖;甚至有的设计师在城市中心区为客户打造上千平米或者更大的空间……
这些看似都大可不必,更像一种“腐败”行为,但却受到大量富豪的追捧,其实正是设计师们很好地把握了现代富豪的“腐败”心理,所呈现出来的设计创新罢了。
盛世国际豪宅
在我看来,豪宅的国际化表现在设计师、建筑品质以及建筑形态和售价等方面。
下面是三个国际豪宅的典范:
1937年秋,占地380平方米,底层直接临水的“流水别墅”全部建成。正是由于考夫曼的富有与鉴赏力,赖特才将流水琢磨成了建筑艺术精品,也成为近代建筑史上的经典之作。比尔·盖茨的“未来之屋”坐落于西雅图华盛顿湖畔,是一所名副其实的数字智能屋,这所未来之屋造价达上亿美元,如果不是全球首富,恐怕没有人有足够的资本承担如此昂贵的造价。
2005年,位于上海佘山国家级旅游公园内的紫园,最高单栋别墅售价达到1.3亿人民币,这是目前中国内地定位最高、售价最贵的豪宅项目。
这些豪宅的客户已经突破了国籍和地理范围的限制,他们的客户都是全球化意义上的消费者。并且从近年开始,设计“可口可乐”包装的设计师Alan Chan进军室内设计领域;Philippe Starck涉足JIA精品酒店等室内设计等 ;Giorgio Armani所推出的家具系列设计Armani Casa。越来越多的“非专业”人士对跨行设计的浓厚兴趣,已经成了一种国际风尚,也成为现代豪宅中不可或缺的国际元素。
纵观北京、上海等各地豪宅市场,“国际知名团队共同打造”现象比比皆是,我感觉随着国力的强盛,中国必将出现越来越多的可与“流水别墅”、“比尔盖茨的小屋”等国际豪宅媲美的建筑。
盛世中国豪宅
最后,我发现豪宅最重要的特质还将回归“中国”二字。在世界范围内,中国元素的运用精彩纷呈。
Cartier为庆祝其150周年,发行了一款具有特别价值的项链Le Baiser du Dragon -龙之吻,瓶子的外观设计除了延续现代感与质感并重的卡地亚传统精品路线外, 更充分体现出浓厚的中国文化特征;中国内地的首家Armani Casa家居专卖店延续了“少即是多”的原则,百子柜、马赛克、刺绣的运用带有浓郁的东方特征。中国的代表则有上海素有“六国七巷”之称的九间堂以及王府遗留下来的几进的四合院。这些无一不说明,正是在“盛世中国”这个大背景之下,中国特色的设计元素在新时代被重新赋予了新的内涵和生命力。今天,我尤其深深感到,“中国的,就是世界的”这句话的分量,中国元素被不断地挖掘发展,并呈现出迥异的魅力,中华文化必将在新的盛世下再次推陈出新,主宰潮流。
毫无疑问,中国盛世中的豪宅竞争已经进入了一个激烈的时代,豪宅产业的发轫并且走向成熟其实就是中国经济社会变革的一个缩影。我始终坚信有价值的豪宅产品永远是稀缺的,而一支能够持续创造出豪宅产品的团队更是稀缺的。我本人一直在豪宅领域乐此不疲,并希望把自己多年运作豪宅的实操体会和得失经验与业内共享,倘若能对中国的豪宅事业有所助益,将是对自己在节日里最隆重的犒赏。并祝大家新春快乐!
- 上一篇:上一篇:探秘奢侈北京上海广州豪宅
- 下一篇:下一篇:合生“一站式”生活之道 开创中国别墅全新时代